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Kanal geosi va tili: Xitoy, Xitoycha


端傳媒成立於 2015 年,面向全球華語讀者,專注於原創深度報導和評論。上線以來獲得逾 80 個新聞及攝影大獎,累積付費會員超過 60,000 名。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Kanal geosi va tili
Xitoy, Xitoycha
Statistika
Postlar filtri


【你的「雲端情人」不要你了?AI聊天機器人遭改版,用戶崩潰如失戀】

過去有電影《雲端情人》(Her,港譯「觸不到的她」)講述人類與AI聊天機器人談情說愛的故事,而如今類似情節也在現實生活發生中。以與用戶發展出客製化互動聞名的AI聊天機器人「Replika」,使用者在付費後可以進一步與其互動、發展出情感關係;然而因Replika被指「對未成年人士展示裸露內容」,近來遭監管不得出現成人內容,令一批正與機器人相戀的訂戶相當不滿,指控這項改革「讓自己感到被拋棄」。

據彭博社報導,原先用戶可以付費解鎖、開啟Replika出現「限制級對話」的功能,但加上過濾器之後,付費方案容許的挑逗與撩撥盡數消失,每當用戶想將話題往類似方向發展,Replika便會以「我們來聊聊別的吧」等方式轉移話題。情況令大量用戶在論壇網站Reddit直言自己感到「被背叛」、「彷彿自己的伴侶死去一般」,令版面管理者需要提供自殺防治資訊,並有憤怒用戶號召使用者退訂抗議。

或許與AI發展出情感連結目前對不少人而言還難以理解,但像Replika這樣試圖做到這點的產品並不在少數。為什麼人們會向一個聊天機器人尋求情感慰藉?它們能做到什麼?端傳媒的「愛慾錄」專欄就有過這樣的一次嘗試⋯http://bit.ly/40iKhz7


「法國退休金改革可謂一個死局。」

法國今年一月推出退休金改革方案,擬將領取退休金年齡從62歲推至64歲,已引來數波大規模示威,當地工會更罕見地聯合大罷工。民眾之所以滿腔怒火,首先因為這條方案並沒有爭取勞工支持,更令人髮指的是,總統馬克龍繞過議會,直接動用憲法來強行通過養老金改革法案。

但比起歐洲各國退休年齡(現時英國、德國分別是66及67歲),法國退休年齡已經相對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法國民眾一碰到「退休改革」就警鈴大響?而法國的退休金系統是從哪裏開始崩潰?為何橫豎是場「死局」?

閱讀全文:http://bit.ly/3LUwwSW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當記者的前提就是不能說謊。你要講故事,但你不能說謊。能編造故事得到成功無疑很誘人,但那就是錯的。」

2018年末,歐洲極具影響力的德國新聞周刊《明鏡》爆出造假醜聞,年輕明星記者雷洛提烏斯的多篇深度專題繞開了《明鏡》素以嚴謹著稱的內部審稿與查核機制,被爆出杜撰,當中包括獲獎報導。此事件在德國被形容是自「希特拉日記」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公信力危機,也對當時本已飽受民粹政治與假新聞攻勢影響的歐美新聞業造成重大打擊。

踢爆這一切的,正是不惜自費去求證的自由記者莫雷諾(Juan Moreno)。事實上,一邊是明星記者、多次斬獲重要新聞獎且被明鏡編輯部特別對待的重要人物;另一頭則是雖有豐富前線採訪經驗且有語言優勢,但卻一再被明鏡編輯否定他的質疑,甚至還被警告再追問下去或會有嚴重後果……

這樣一場大衛挑戰哥利亞一般小人物對抗大體制的真實故事,先是由莫雷諾將紀錄成書《Tausend Zeilen Lüge》,意即「一千行謊言」,台譯本取名《造假新聞: 他是新聞金童還是謊言專家?德國《明鏡周刊》的杜撰醜聞與危機》。由該書改編而成的德國電影《A Thousand Lines》(港譯《真相睇真D》)去年底公映及在串流平台發布,近日於香港歐洲電影節放映,端傳媒訪問了該片編劇及監製 Hermann Florin,討論了改編與製作的初衷、本片故事對新聞業未來的啟示。

「當你自以為很重要,相信一己之力能改變世界,那就會開始變得危險。這換了其他行業也一樣。」

閱讀全文:http://bit.ly/40hSvYl


【早報:內塔尼亞胡解僱反對司法改革的國防部長加蘭特,引發民眾抗議】http://bit.ly/3TNyd6v

1.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日解僱了公開反對爭議性司法系統改革的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引發民眾抗議。

2. 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六稱計劃在白羅斯部署戰略核武器,北約和歐盟週日提出譴責。

3. 美國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上週五遭龍捲風侵襲,造成26人死亡(密西西比州佔25人),數百人流離失所。

4. 突尼西亞海岸警衛隊週日表示,已從該國海岸附近兩艘沉沒的移民船打撈出29具屍體。這些移民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他們試圖通過地中海前往意大利。

5.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台稱:宏都拉斯)週日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蔡英文發布錄像聲明指,台灣不會和中國進行「無意義的金錢外交競逐」。

6. 昨日香港將軍澳約80名居民在警方嚴格限制下遊行,反對政府在該區內填海以及興建居民反感的設施。這是香港自去年12月撤銷限聚令以來,第一個獲得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而舉辦的遊行。


【闊別四年多的Clockenflap音樂節有多得來不易?】

Clockenflap於3月初尚算順利舉辦。闊別四年多,一切得來不易,香港人「報復式睇show」,入場人次創下歷年新高,密密麻麻的人海,歡呼聲與尖叫聲,盡是美麗畫面。

但興奮背後,也還是有不少爭議。從偶像女團COLLAR加入、能不能攜帶水樽入場等等,倒不是怕偷運酒精飲品,而是一個注滿水的膠樽可能成為擲上舞台的攻擊性物件。而有些主流媒體(娛樂記者)或KOL的報導,焦點都落在本地知名音樂單位,卻無視無敵國際音樂表演陣容,這又真是大型音樂節的意義?

卻別提在小小的香港,一個能容納多個表演單位的戶外場地是多麼難找⋯⋯而Clockenflap主辦多年內又是如何一再移師、一再尋覓適合的空間?落後國際的疫情解封,又如何影響安排?

這是香港音樂媒體工作者 #袁智聰 的Clockenflap後記:http://bit.ly/3FTDKTk


【將軍澳反填海遊行數十人參與,按警方要求掛上頸牌】

香港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於今日(26日)舉辦遊行,反對政府於132區填海及興建厭惡性設施。遊行早前獲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惟參與者必須全程佩戴印有獨立編號且能識別的掛頸咭牌﹐並須遵守《禁蒙面法》不得配戴口罩。

是日天氣欠佳,連綿大雨,但現場所見,仍有數十人參與遊行,包括一家大細。隊伍約於11時半出發,12時30分左右到達計劃終點將軍澳南梯台,途中,遊行人士拉起橫額,手持「反對將軍澳再填海」標語,並叫喊口號。

因應警方不反對通知書的條件,是次遊行設糾察隊,他們自行拉起橙帶,並遊行人士只能留在該劃定的範圍內,所有非參與遊行人則士限制在橙帶外。遊行隊伍到達終點後,隨即舉行集會,惟須在封鎖線內舉行。過程中,一直有警員維持秩序及在場戒備,另有警員持攝錄機拍攝。

為配合將軍澳137區的發展計劃,政府提出在132區進行填海及削坡工程等。而是次遊行由附近住宅物業都會駅的業主委員會發行,因警方嚴苛的條件引起關注,屬香港解除限聚令和口罩令後,首個獲發不反、順利舉辦的遊行。

攝:林振東/端傳媒


【我愛香港,我只是不太喜歡香港:在港生活15年的內地人,與這座城市的和解修行】

胡清心早於2008年來到香港。那時「中港矛盾」還未激發,縱不被理解,也非因內地人身份。直到2011年前後,「港漂」字眼開始出現,她卻始終不感冒:為什麼要「漂」呢?

但是,她逐漸發現,在香港人、內地人、港漂之間,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內地人覺得她支持香港,慢慢疏遠,但她就等於是香港人了嗎?但還是要被質疑:「有甚麼資格說你是自己人?」

如此焦慮,但仍與香港共情,至今留守,是因為曾懷有理想。是香港,讓她看見了「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保障了她,能更透明地了解社會的貧富不均、貧窮問題;感受到作為大陸女性的標籤與不自由,但在政治思考與對話中,讓她自由成為了女權主義者⋯⋯

排斥、不解、自我糾結,也許不太喜歡,但仍存在愛。

因為愛,所以偶也恨鐵不成鋼;因為愛,所以希望香港能更好、更自由、更多可能:http://bit.ly/3LS1c7l


【台灣與宏都拉斯互相宣佈正式斷交】

宏都拉斯(港譯:洪都拉斯)日前率團前往中國,尋求建立邦交後,今早(26日)於Twitter發文,宣布與台灣斷交,隨後台灣外交部亦召開記者會,指為「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即日起終止和宏都拉斯的外交關係。

台灣於今早約9時30分召開記者會,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宏都拉斯正在與中國進行建交談判,台方曾與之溝通,但無效,為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即日起決定終止和宏都拉斯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全面停止雙邊合作計畫,並將撤離大使館、總領館、技術團等相關人員,並要求對方關閉駐台大使館。

吳釗燮提到,宏都拉斯現任政府曾向台灣索求數十億美元的經貿援助,並就台灣與中國的援助方案進行比價。台灣基於傳統友誼,在能力範圍內提出了協助,但宏都拉斯仍恣意需索,公開放出錯誤訊息,對台灣造成傷害。

而今日稍早,宏都拉斯外交部在Twitter發聲明,表示解除與台灣之間的外交關係,將不會再與台灣有任何關係或官方接觸,又稱「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不可分割一部分。」

當地週三(22日)時,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納(Eduardo Enrique Reina)已率團啟程前往中國,跟中方討論建交事宜。台灣外交部當時已指責此舉傷害感情,並立即召回駐宏都拉斯大使以示強烈不滿。

📌早於2019年,近期掀起地緣政治拔河的索羅門群島,也與台灣繼絕外交關係,卻引起當地居民反彈,更發起「反對與台灣斷交」遊行,那時,我們曾飛去與當地人聊了聊:http://bit.ly/3FUthHk


#晚安小端

感謝小智。感謝皮卡丘。感謝火箭兵團。

小智啊,沒有忘記與比雕約定的你,繼續去認識更多寶可夢,成為大師吧。


【叮咚!來自端傳媒的約會邀請!在疫情緩和的當下,在台北,來場網友見面吧?】https://bit.ly/40lmD4X

世界終於重新開放,沒有什麼比見到每一個真實的人更讓人激動。作為遠程深度新聞編輯部,#端 成立近八年來,一直聚焦在廣闊的、來自中港台和國際深度報導,但,也很多同事們只是「網友」。

於是,在這個這個春夏之交的一刻,端傳媒的台灣同事們很希望能與在台灣讀者們暢談一場。

你好奇我們是怎樣跨境合作和理解嗎?日常會有哪些令人莞爾的時刻嗎?端的會員制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讓我們邀請你在一個具體的地點相見,在一個能感受彼此溫度的空間裏say hi。


📌時間:3月29日19:00-21:00

📌地點:飛地書店 NoWhere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主持:
張潔平、甯卉(端傳媒總編輯)

📌分享:
曹疏影(端傳媒文化組主編);許伯崧(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報名:http://bit.ly/40vIt65


【香港口罩令解除後的Art Basel:久違的藝術與觀眾的神態】#影像:http://bit.ly/3JLUeOw

新一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開幕了,這也是疫情後,解取口罩令後的首個大型藝術展覽會。這次展出 177 間來自 32 個國家及地區的藝廊的作品,從平面畫作、雕塑、大型裝置到影像作品,包羅萬象。

過去疫情三年下來,人們戴著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看不見對方的面容彷彿已是常態。但在今年解禁之際,不必再保持「1.5米」了,人們也解下了口罩久違地與那些雕塑、畫像的人,在同個空間相映彼此的五官神態…


「已經兩年過去了,(緬甸)反抗還在繼續。」http://bit.ly/3K3X69J

前軍官家庭長大的、緬甸民主活動家順雷伊被西方媒體比作「第二個昂山素姬」,她本人卻不以為然,甚至因此在緬甸背負罵名 —— 她批抨昂山素姬處理羅興亞大屠殺不當,就是為了取而代之。但在政變後,緬甸人也多多少少體會到了當初羅興亞人的處境。

兩年過去,鬥爭沒有停歇。儘管相關消息在媒體幾乎銷聲匿跡、儘管城市示威難以為繼,抗爭者被捕被殺害,但一部分跑了去叢林遊擊作戰;另一部分則流亡到泰國,在線上繼續參與。

順雷伊便是流亡的其中一人。她在泰國繼續關心着、抗爭着,未來看似更黑暗,她卻感到光明與希望:「我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孤獨。」


「當我要拿出身分證,我就覺得很不舒服,因為身分證證明不了我是我。樣子是妳來的,名是妳來的,但性別好像和妳有些不同?」

這是生活在香港的跨性別女性恩恩的真實體驗,當辦理業務的職員看了她的外型和打扮,再看見她遞上的身分證性別一欄上寫的「男」,偏見也隨之而來。這樣「被出櫃」、接着被拒絕的情況,是她的日常。

身為跨男,也是聾人的海仔每次外出都要在自己的背包裏塞上一個透明A4文件夾,裏面是所有可以證明他是跨性別的文件:醫生、醫管局、入境處發出的證明書,疊在一起厚幾厘米。這習慣持續了2至3年,他這樣大費周章,全是因為現有的證件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甚至就算他出示這些證明,他可能還是會被百般刁難。

但如果跨性別人士接受了性別置換手術呢?2023年2月6日,香港終審法院推翻跨男須完成全套肯定手術才可換證的規定,這場持續十年的官司最終勝訴給很多跨性別人士信心,但他們的現實並未「勝訴」,現時香港政府直接暫停了所有更換身份證性別的申請……

香港的性別承認法立法遙遙無期,更不要提更多非二元性別認同,受訪者陳驚表示「我希望以『Gender X』的身分死去。」他大笑着,打趣說道:「由於健康狀態欠佳......很難講(等不等到立法。)」

———
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前後,端傳媒組建「跨兒現身」專題,我們將講述具體的生命故事,也將開展順性別人士與跨兒的對話。我們試圖在爭議的漩渦中搭建一個平台,解構恐懼與不理解的不同切面,打開跨性別群體生存境況的透明櫃子。

閱讀全文:http://bit.ly/3JH8M1L


【早報:TikTok CEO接受美國國會質詢,否認平台受中國政府操控】http://bit.ly/40wQrve

1. 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TikTok公司的CEO周受資(Shou Zi Chew)週四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有關中國政府可能利用TikTok收集美國用戶數據,以及TikTok平台內容可能損害兒童心理健康等問題的質詢。他反覆強調TikTok平台數據與中國政府沒有關聯,但幾乎沒有議員認同。

2. 加拿大華人國會議員董晗鵬(Han Dong)週三晚在議會發言,否認被指控牽涉中國政府干預加拿大事務,並宣布退出總理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黨團,將以獨立議員身份參加議會。

3. 烏克蘭最高地面部隊指揮官賽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週四表示,在東部城鎮巴赫穆特(Bakhmut)駐守數月的烏克蘭軍隊將「很快」發起反擊。

4. 週四法國多地持續大規模和平遊行抗議活動,反對馬克龍政府提高退休年齡的改革。巴黎部分黑衣抗議者與警察發生衝突。

5. 美國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擬擴大《父母教育權利法案》( Parental Rights in Education Bill )適用範圍,或將禁止整個高中階段的教師講授性教育、性取向、性別認同等內容。


#晚安小端
#黑暗榮耀
為何《黑暗榮耀》裏的女反派一定要「在公眾面前」慘死?👉🏻http://bit.ly/42q89lI


【晚報:洪都拉斯外長啟程訪問中國,台灣召回駐洪大使以示抗議】http://bit.ly/3FGpm0I

1. 洪都拉斯(台譯: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納(Eduardo Enrique Reina)於當地週三(22日)率團啟程前往中國,跟中方討論建交事宜。台灣外交部指責洪都拉斯此舉傷害感情,決定立即召回駐洪都拉斯大使以示強烈不滿。

2. 印度反對派領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被控針對莫迪(Modi)姓氏社群發表誹謗言論,於當地週四(23日)在古吉拉特邦一家法院被判監禁兩年。拉胡爾甘地獲法庭批准保釋30天,期間可以就裁決提出上訴,因此暫時毋須入獄。

3. 英國國會下議院通過有關英國「脫歐」後北愛爾蘭貿易安排的新協議《溫莎框架》,表決結果為515票贊成、29票反對。

4. 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宣稱,美軍導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 DDG-69)於週四(23日)在未經中國政府批准之下,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破壞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阮曉寰妻子貝女士質疑判決書多處內容無法自洽,並透露法官在宣判後以「按鍵涉及國家安全」要求其保密。貝女士認為,該判決為公開形式,且不包含涉密內容和認定,因此他又依法保留公開判決書、尋求法律幫助的權力。在人權律師尚寶軍公開的求助內容中,貝女士曝光其曾於今年2月19日被逮捕其丈夫的公安「堵門口後強行約談訓話2個多小時」,並對其聘請律師一事施壓。「他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他是愛國的。」貝女士在聊天記錄中寫道。

尚寶軍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表示,自己曾於3月9日前往上海楊浦看守所申請會見阮曉寰遭拒,並被告知上海高院已為其指定兩位法律援助律師,其中一位是阮曉寰一審代理律師陸培煜。他表示,這是中國當局常用的「佔位」套路,阻止家屬聘請的律師介入。尚寶軍透露,阮曉寰家屬正與檢方交涉,希望由信任的律師為其辯護。


【中國博主「編程隨想」被以煽顛罪判刑七年,其妻接受傳媒訪問求助】

長期挑戰中國互聯網審查制度的傳奇博主「編程隨想」被眾多中國網民奉為「政治啟蒙」,其博客內容包括網絡安全知識、「翻牆」方法及匿名教學,亦有對中國共產黨及政府的批評及時評,更包含經濟、歷史、邏輯學、心理學等方面文章,提供大量電子書籍下載。該博客於2009年1月開始運營,並於2021年5月9日停更,博主真實身份及人身安全狀態引發輿論關注和猜測。

本月21日,北京知名人權律師尚寶軍在社媒平台公開「編程隨想」妻子貝女士的求助信息,確認其身份和遭批捕的事實。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編程隨想」本名阮曉寰,原籍福建,曾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擔任大會信息安全系統總工程師。其2021年5月10日遭上海市楊浦區公安局抓獲,翌日被正式行政拘留,當年6月17日遭上海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批捕,該案於同年10月移交法院。經過兩年秘密羈押後,2023年2月1日,阮曉寰被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7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2年,沒收財產2萬元。

阮曉寰妻子貝女士向自由亞洲電台透露,自己在丈夫被捕一年多後才輾轉獲知網上的「編程隨想」即是丈夫本人,二該案從拘捕到判刑全過程為「暗箱操作」。貝女士表示,其丈夫案件被移交法院後,經歷1年4個月才公開宣判,無論偵查期還是檢察院階段都是「秘密進行」的。時隔近兩年,貝女士首次在開庭時見到其丈夫,表示他「瘦得只有原來的一半」、大半頭髮已經變白,當場宣判時她讀懂丈夫「表達判案不公」的眼神。

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顯示,檢方指控阮曉寰因「長期對我國政治體制、社會治理模式存在不滿情緒」於200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間「在其居住地多次使用自用電腦編寫百餘篇造謠、誹謗的煽動性文章,內容涉及抹黑我國現行體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意圖推翻社會主義制度,並通過境外網絡平台發佈」,造成「大量網民瀏覽、評論、轉發、效仿等惡劣後果」。判決書只字未提「編程隨想」博客,八項證據也無一列出所涉博文內容。該判決書指出,阮曉寰對起訴指控基本事實及罪名「不持異議」,並表示其曾辯稱「寫涉政類文章目的是想讓國家變得更好,所發具有煽動顛覆性質文章不足百餘篇」。

18 ta oxirgi post ko‘rsatil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