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海道回来,才复习了一下春节期间最热的两个话题 DeepSeek 和哪吒。
我这两年一直在说,内容算法时代,旅游目的地的马太效应已经被拉爆了。社交媒体给任何一个地方加量推送,这个地方立马就会被烧焦。对北海道来说,这个地方就是小樽。
就同样是北海道十几万人口的小城,我前一天还在釧路,路上几乎没有游客,电车空空荡荡,第二天到小樽的时候,电车已经像是东京早晚高峰那么挤了。
而 DeepSeek 的这轮崛起,几乎意味着国内任何 AI 产品想接入一个模型,都没有其他选择了,连微信都是。至于哪吒,则是将吃掉 2024 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几乎 1/3 的的票房。
我不是说 DeepSeek 或哪吒不好,我的意思是它们所取得的回报,这个 scale 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对正常「市场潮流」的理解。
过去 10-20 年,我们不断从体感上理解「马太效应」这个词,这个词曾经有一个说法是「二八效应」,即 20% 的人获得了 80% 的资源,到互联网时代,这个事情已经加深到 2% 的人获取了 98% 的资源,而现在,当一切经过算法催化后,说 0.2% 的人获取 99.8% 的资源可能都太过保守。
今天的大众,在一定的窗口内,会被一个,且仅有一个概念饱和攻击。一年只看一部电影那就看哪吒,对 AI 感兴趣一周那就用 DeepSeek,玩一个游戏就只玩黑猴,去一次北海道就去小樽……
这种结构和行为模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很多人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但真的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危害。
我这两年一直在说,内容算法时代,旅游目的地的马太效应已经被拉爆了。社交媒体给任何一个地方加量推送,这个地方立马就会被烧焦。对北海道来说,这个地方就是小樽。
就同样是北海道十几万人口的小城,我前一天还在釧路,路上几乎没有游客,电车空空荡荡,第二天到小樽的时候,电车已经像是东京早晚高峰那么挤了。
而 DeepSeek 的这轮崛起,几乎意味着国内任何 AI 产品想接入一个模型,都没有其他选择了,连微信都是。至于哪吒,则是将吃掉 2024 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几乎 1/3 的的票房。
我不是说 DeepSeek 或哪吒不好,我的意思是它们所取得的回报,这个 scale 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对正常「市场潮流」的理解。
过去 10-20 年,我们不断从体感上理解「马太效应」这个词,这个词曾经有一个说法是「二八效应」,即 20% 的人获得了 80% 的资源,到互联网时代,这个事情已经加深到 2% 的人获取了 98% 的资源,而现在,当一切经过算法催化后,说 0.2% 的人获取 99.8% 的资源可能都太过保守。
今天的大众,在一定的窗口内,会被一个,且仅有一个概念饱和攻击。一年只看一部电影那就看哪吒,对 AI 感兴趣一周那就用 DeepSeek,玩一个游戏就只玩黑猴,去一次北海道就去小樽……
这种结构和行为模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很多人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但真的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