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勃夫和龔古爾兄弟對福樓拜的指責非常到位。
龔古爾兄弟說:「包法利夫人這部作品,從觀察到想像,從對現實與自然的研究到充滿詩情的寫作,都是功力深厚且具有震撼力的嘔心瀝血之作,然而卻永遠不能成為人們的理想典型,它缺少的正是一點點虛假。再說什麼是真實,真實存在嗎?有什麼比霍夫曼的神話故事更真實的?美與善,文學中所追求的這些,是不是絲毫沒有絕對標準?人越清醒,便越是懷疑與憂慮。」
聖勃夫談得更詳細:「一部書永遠不能是現實的本身,有些地方描寫得過於詳盡,就背叛了目的,我不是說道德家的目的,而是任何要求嚴格的藝術家的目的。為什麼連一個足以用好景象去安慰讀者,排遣讀者的人物都不敢放進去?這本書裡有一個道德教訓,作者並沒有刻意尋覓這個教訓,只是只要讀者願意就可以得出這個教訓來。然而藝術的任務是否就是不願意安慰人心呢?是否就是為使表面上彷彿更真實些而不願意擁有任何寬厚、溫和的成分呢?而且真實,它並不是完全、一定就在人類的愚蠢與邪惡的一邊。善良的、美麗的靈魂太多了,我們中間誰沒有見過一些特例?不管你做得怎樣巧,人物如何真實,你總是用技術把可笑的、荒唐的聚在一起,為什麼不把試著善的方面也聚攏起來,至少放在一個嫵媚的或尊嚴的顙額上。」
說得真好啊,這也是我指責左拉的一點,自然主義的污泥坑我是一步也不想再踏進去了。
龔古爾兄弟說:「包法利夫人這部作品,從觀察到想像,從對現實與自然的研究到充滿詩情的寫作,都是功力深厚且具有震撼力的嘔心瀝血之作,然而卻永遠不能成為人們的理想典型,它缺少的正是一點點虛假。再說什麼是真實,真實存在嗎?有什麼比霍夫曼的神話故事更真實的?美與善,文學中所追求的這些,是不是絲毫沒有絕對標準?人越清醒,便越是懷疑與憂慮。」
聖勃夫談得更詳細:「一部書永遠不能是現實的本身,有些地方描寫得過於詳盡,就背叛了目的,我不是說道德家的目的,而是任何要求嚴格的藝術家的目的。為什麼連一個足以用好景象去安慰讀者,排遣讀者的人物都不敢放進去?這本書裡有一個道德教訓,作者並沒有刻意尋覓這個教訓,只是只要讀者願意就可以得出這個教訓來。然而藝術的任務是否就是不願意安慰人心呢?是否就是為使表面上彷彿更真實些而不願意擁有任何寬厚、溫和的成分呢?而且真實,它並不是完全、一定就在人類的愚蠢與邪惡的一邊。善良的、美麗的靈魂太多了,我們中間誰沒有見過一些特例?不管你做得怎樣巧,人物如何真實,你總是用技術把可笑的、荒唐的聚在一起,為什麼不把試著善的方面也聚攏起來,至少放在一個嫵媚的或尊嚴的顙額上。」
說得真好啊,這也是我指責左拉的一點,自然主義的污泥坑我是一步也不想再踏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