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 WARN 天氣預警 dan repost
熱帶氣旋萬宜襲港之際正值天文大潮,配合東北季候風「夾攻」,導致星期一(11月18日)晚本港水位明顯上漲。讀者提供的相片可見,沙田城門河、將軍澳沿岸等低窪地區均出現水浸。
MET WARN於熱帶氣旋摩羯襲港期間,推出非官方的「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旨在提高讀者對風暴潮及熱帶氣旋暴雨的警覺,而非只聚焦單純以本地風力為準的風球。
就今次個案而言,雖然強風只間中影響離岸和高地,但由於低窪地區有水浸風險,MET WARN當時仍將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為「提防」級別。
翻查11月18日地面天氣圖,可見冷高壓中心位於朝鮮半島。在萬宜的共同影響下,台灣海峽一帶的氣壓梯度變得頗為緊密,風場掃描亦顯示該區吹東北烈風,將本港上游的海水推至沿岸,相信是當晚風暴潮較預期更明顯的原因。
然而,亦因為今次季候風的風向偏東北,加上萬宜當晚仍處於本港東南海域,導致季候風直接經台灣海峽流向風暴北側環流,「跳過」了珠江口一帶。風場掃描顯示,萬宜與東北季候風共伴產生的大風區集中影響南海東北部,珠江口鄰近海域風勢較預期弱。簡單而言,本港今次「潮強風弱」可以說是大氣形勢「一體兩面」的結果。
萬宜「風」與「潮」的差異頗大,MET WARN希望今次個案可以說明「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的作用。我們亦會繼續精益求精,為讀者提供更準確和「貼地」的氣象資訊。
MET WARN於熱帶氣旋摩羯襲港期間,推出非官方的「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旨在提高讀者對風暴潮及熱帶氣旋暴雨的警覺,而非只聚焦單純以本地風力為準的風球。
就今次個案而言,雖然強風只間中影響離岸和高地,但由於低窪地區有水浸風險,MET WARN當時仍將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為「提防」級別。
翻查11月18日地面天氣圖,可見冷高壓中心位於朝鮮半島。在萬宜的共同影響下,台灣海峽一帶的氣壓梯度變得頗為緊密,風場掃描亦顯示該區吹東北烈風,將本港上游的海水推至沿岸,相信是當晚風暴潮較預期更明顯的原因。
然而,亦因為今次季候風的風向偏東北,加上萬宜當晚仍處於本港東南海域,導致季候風直接經台灣海峽流向風暴北側環流,「跳過」了珠江口一帶。風場掃描顯示,萬宜與東北季候風共伴產生的大風區集中影響南海東北部,珠江口鄰近海域風勢較預期弱。簡單而言,本港今次「潮強風弱」可以說是大氣形勢「一體兩面」的結果。
萬宜「風」與「潮」的差異頗大,MET WARN希望今次個案可以說明「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的作用。我們亦會繼續精益求精,為讀者提供更準確和「貼地」的氣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