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之前的一篇报告《变革中的中国 聚焦产能周期》,就引起过不小的热度。
里面提到2023年中国出口金额高达1.06万亿的新三样,也就是光伏、锂电池和新能源车,都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现状。
其中,光伏组件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86%,产能是国内需求的4倍、全球需求的2倍。
锂电池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81%,产能是国内需求的3.3倍、全球需求的1.5倍,产能利用率还只有61%。
新能源汽车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66%,产能是国内需求的2.1倍、全球需求的1.2倍,产能利用率为54%。
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产能过剩导致主要产品价格下跌10%到55%不等,残酷的内卷导致企业盈利大幅恶化。
里面提到2023年中国出口金额高达1.06万亿的新三样,也就是光伏、锂电池和新能源车,都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现状。
其中,光伏组件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86%,产能是国内需求的4倍、全球需求的2倍。
锂电池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81%,产能是国内需求的3.3倍、全球需求的1.5倍,产能利用率还只有61%。
新能源汽车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66%,产能是国内需求的2.1倍、全球需求的1.2倍,产能利用率为54%。
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产能过剩导致主要产品价格下跌10%到55%不等,残酷的内卷导致企业盈利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