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两个孩子,这几年我大概对「未来」有了一个很具体的想象:姐姐(我)移居欧洲,弟弟准备赴日。姐姐恨透了儒家文化圈,所以要远走高飞永远不回头;弟弟反正是个男的,就留在亚洲(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过过日子。姐姐年假多,工作可以remote, 每年回趟家陪陪父母;弟弟离家近,飞机两小时,家里什么事也能很快回去。等父母退休了(或者更早一点),就一起去日本找弟弟旅行。妈妈最喜欢大海了,冬天去镰仓,夏天去热海,她一定会很开心。
作为子女,总是要面对「如何赡养老去的父母」这个议题。而我们这个年纪出国的,也不像20岁出头那么无忧无虑了 —— 父母从壮年步入暮霭沉沉的老年,身体机能在不断退化;自己也逐渐长大成熟,从刚天刚地的叛逆少女变成柔软而有牵挂的女儿。
一直有句话说,越叛逆的人越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得很对,这种人主体性都比较强。
如今也无比庆幸自己不是独生女,天知道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再做出「出国」这个决定会减少多少压力。弟弟如果以后能去日本那真是太好了,毕竟日本太近了。他从小看动漫长大,本来就对日本文化颇为熟悉;这几年经历😷,(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也比同龄人更早看清了一些事实。18岁我带他报志愿选了上海,19岁我送他的礼物是日本的五年多次签证 —— 这样他可以在大学四年里无限次去日本,一次最多待三个月。中国很少有大学生能拥有这个签证吧,毕竟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我并不是控制狂要他一定去日本什么的,只是想给他创造一些机会。就是你可以多去自己看看世界,而不是刷抖音、看小红书、翻微博,咀嚼着别人吃剩下的二手资料,沉溺在 vlog 的滤镜剪辑里,活在充满戾气的互联网世界。我始终相信对于一个出生在信息爆炸的 z 世代来说,最珍贵的事情莫过于「去田野」 —— 去听、去看、去感受。而不是去下判断。
所以如果他最后不去日本,想要去新西兰、英国或者澳洲,甚至最后决定回国,也都无所谓。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与我无关。我只是觉得短短人生几十年,我们能出生在一个家庭,管同个人类叫爸妈,一起长大,也算是缘分一场(何况小时候我大作妖法欺他太甚,现在当是赎罪了)。所以18岁生日我送他一笔海外旅行基金,19岁是日本五年多次签证,20岁实在想不出送什么了,就很没有创意地送一张境外旅行机票。如今他带上我淘汰下的 Gregory 70L 登山包,亲手把破洞的地方修补好(它被我真背烂了),考完期末考就去东南亚旅行做背包客了。先是在他最爱的香港,跨年又去了维多利亚港湾看了烟花。后来朋友圈的太阳变得越来越明亮,照片里出现了热带的大海、漂亮的青旅,摩托车乱哄哄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有遇到世界各地的人类。他写道,「虽然很累,但我真的很高兴,我能够背着这样大的背包,带着我的故事,走向更多更精彩的人还有他们的故事。」
爸妈点了个赞,偶尔评论个中年人最爱的大拇指。
我突然想起他真的比我不容易。我小时候父母养得还比较用心,小学读的是城市里很好的私立学校,初中也找关系花了很多钱。到第二个父母就摆烂随便养了,先是外面生意不做了回老家。然后他一路从村子里最烂的公立小学读起,然后要考到第一名到镇上,再考到第一名到县级市里,最后再考到上海。一路走来,都必须要考到第一名才能一步步走出农村,很难不说是典型「小镇做题家」了。而且他学生时代正好是我最叛逆的时候,过年有家不回,在家里看见他就臭脸翻白眼,不然就是打架。于是也错过了他这条时间线上的成长。是直到后来来了上海读大学,关系才慢慢好起来的。后来赞助他签证机票什么的,都是后话了。
总之我觉得一路长大,他还是比我不容易一些。我现在来到欧洲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花父母一分钱(准确说我大学就不花父母钱了)。我相信他也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出国,不管是去旅行,去旅居,还是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长久生活。去年他去东京和京都,回来和我说「觉得日本真的蛮不错的。」如果他真的能去到日本,我能留在欧洲,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普通小孩来说,可能已经是很好的出路了。我仿佛看到人生的牌子缓缓翻过来,一个家庭的结构也许会在我们这一代发生彻底改变。
我期待着(并且要努力啊。
作为子女,总是要面对「如何赡养老去的父母」这个议题。而我们这个年纪出国的,也不像20岁出头那么无忧无虑了 —— 父母从壮年步入暮霭沉沉的老年,身体机能在不断退化;自己也逐渐长大成熟,从刚天刚地的叛逆少女变成柔软而有牵挂的女儿。
一直有句话说,越叛逆的人越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得很对,这种人主体性都比较强。
如今也无比庆幸自己不是独生女,天知道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再做出「出国」这个决定会减少多少压力。弟弟如果以后能去日本那真是太好了,毕竟日本太近了。他从小看动漫长大,本来就对日本文化颇为熟悉;这几年经历😷,(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也比同龄人更早看清了一些事实。18岁我带他报志愿选了上海,19岁我送他的礼物是日本的五年多次签证 —— 这样他可以在大学四年里无限次去日本,一次最多待三个月。中国很少有大学生能拥有这个签证吧,毕竟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我并不是控制狂要他一定去日本什么的,只是想给他创造一些机会。就是你可以多去自己看看世界,而不是刷抖音、看小红书、翻微博,咀嚼着别人吃剩下的二手资料,沉溺在 vlog 的滤镜剪辑里,活在充满戾气的互联网世界。我始终相信对于一个出生在信息爆炸的 z 世代来说,最珍贵的事情莫过于「去田野」 —— 去听、去看、去感受。而不是去下判断。
所以如果他最后不去日本,想要去新西兰、英国或者澳洲,甚至最后决定回国,也都无所谓。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与我无关。我只是觉得短短人生几十年,我们能出生在一个家庭,管同个人类叫爸妈,一起长大,也算是缘分一场(何况小时候我大作妖法欺他太甚,现在当是赎罪了)。所以18岁生日我送他一笔海外旅行基金,19岁是日本五年多次签证,20岁实在想不出送什么了,就很没有创意地送一张境外旅行机票。如今他带上我淘汰下的 Gregory 70L 登山包,亲手把破洞的地方修补好(它被我真背烂了),考完期末考就去东南亚旅行做背包客了。先是在他最爱的香港,跨年又去了维多利亚港湾看了烟花。后来朋友圈的太阳变得越来越明亮,照片里出现了热带的大海、漂亮的青旅,摩托车乱哄哄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有遇到世界各地的人类。他写道,「虽然很累,但我真的很高兴,我能够背着这样大的背包,带着我的故事,走向更多更精彩的人还有他们的故事。」
爸妈点了个赞,偶尔评论个中年人最爱的大拇指。
我突然想起他真的比我不容易。我小时候父母养得还比较用心,小学读的是城市里很好的私立学校,初中也找关系花了很多钱。到第二个父母就摆烂随便养了,先是外面生意不做了回老家。然后他一路从村子里最烂的公立小学读起,然后要考到第一名到镇上,再考到第一名到县级市里,最后再考到上海。一路走来,都必须要考到第一名才能一步步走出农村,很难不说是典型「小镇做题家」了。而且他学生时代正好是我最叛逆的时候,过年有家不回,在家里看见他就臭脸翻白眼,不然就是打架。于是也错过了他这条时间线上的成长。是直到后来来了上海读大学,关系才慢慢好起来的。后来赞助他签证机票什么的,都是后话了。
总之我觉得一路长大,他还是比我不容易一些。我现在来到欧洲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花父母一分钱(准确说我大学就不花父母钱了)。我相信他也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出国,不管是去旅行,去旅居,还是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长久生活。去年他去东京和京都,回来和我说「觉得日本真的蛮不错的。」如果他真的能去到日本,我能留在欧洲,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普通小孩来说,可能已经是很好的出路了。我仿佛看到人生的牌子缓缓翻过来,一个家庭的结构也许会在我们这一代发生彻底改变。
我期待着(并且要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