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X 博士,里面伊万老师说新东方不是教育机构,是考试机构。
我觉得新东方,在中国,恰恰是一个相对很典型的教育机构。因为人到了要出国留学,托福雅思这个阶段,具体的知识基本靠自驱去学,而不是靠老师给你灌,新东方那些机经、题库什么的,都只能算中国人的小聪明。
就是说,如果把上学考试比作游泳,新东方教的不是具体的游泳方法(那个你在 K12 阶段就学完了),而是给你描绘一个对岸的存在,然后一脚把你踹下去,让你有力气往对面游。
所以新东方的「名师」,迭代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以俞敏洪的「正统成功学」,到后来以罗永浩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改造社会」那一套,再到后来,各种基于消费主义、机会主义的成功学……新东方总是在教学生「你出去留学有什么意义」。
《中国合伙人》很大程度上是俞敏洪那一套东西的浓缩,还结合了一点当时的民族主义,但这个东西在当时其实已经有点过时了。
当时的新东方学生(比如我自己),大家刚刚从罗永浩那个梦里醒来,2013 年差不多正是「公知」这个概念垮台的开始,消费主义精神开始占上风的时候,两个东西《中国合伙人》其实都没蹭上。
我觉得新东方,在中国,恰恰是一个相对很典型的教育机构。因为人到了要出国留学,托福雅思这个阶段,具体的知识基本靠自驱去学,而不是靠老师给你灌,新东方那些机经、题库什么的,都只能算中国人的小聪明。
就是说,如果把上学考试比作游泳,新东方教的不是具体的游泳方法(那个你在 K12 阶段就学完了),而是给你描绘一个对岸的存在,然后一脚把你踹下去,让你有力气往对面游。
所以新东方的「名师」,迭代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以俞敏洪的「正统成功学」,到后来以罗永浩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改造社会」那一套,再到后来,各种基于消费主义、机会主义的成功学……新东方总是在教学生「你出去留学有什么意义」。
《中国合伙人》很大程度上是俞敏洪那一套东西的浓缩,还结合了一点当时的民族主义,但这个东西在当时其实已经有点过时了。
当时的新东方学生(比如我自己),大家刚刚从罗永浩那个梦里醒来,2013 年差不多正是「公知」这个概念垮台的开始,消费主义精神开始占上风的时候,两个东西《中国合伙人》其实都没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