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 z 站发现,原来楼继伟在 2015 年就已经警告过了高杠杆、老龄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之后差不多同时,开放了全面两孩和去库存。
其实直到今天,我觉得 99% 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人口危机尽管已经是进行时,但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过山车经过漫长的爬升,才刚刚越过了顶峰。
大家都会说日本已经失去了 30 年,实际上,日本进入 80 年代开始,只不过总和生育率跌到了 2.1 以下,90 年代泡沫破裂的时候还有 1.5 以上。
1992 到 2007,这 15 年日本面临的所谓「失去」,也只不过是老龄化、预期下降带来的资产负债表危机,而不是真正的人口危机,日本老人的劳动参与率很高。
真正的人口危机,是 2020 年以后,日本人口负增长的缺口才开始扩大,扩大到每年净减 80 多万,即 0.7% 的人口负增长,通过开放移民,能充 20 多万进来,把总人口负增长的幅度控制在 0.5% 以内。
这符合我的体感,我觉得东京真正移民增加,特别是面孔上很容易判断的东南亚、中亚族裔变多,进入服务业岗位,这都是后 covid 时代的事情。
中国去年人口净减少 208 万,就是 0.015%,这是净减的第二年。
即便无视少子化进程,中国的老龄化也才刚刚开始,现在一年 1100 万的死亡数,对应 78 岁的平均寿命,相当于去世的主力人群还是解放前出生的人。
10 年后,死亡数会上升到 1500-2000 万,20 年后,会突破 2500 万。
现在中国的初婚年龄是约 30 岁,就是 1994 年出生的人在生,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大概年均 2000 万,生 902 万小孩,和 1.0 的生育率倒也对得挺齐。
假设婚育年龄、生育意愿不变,10 年后,出生将减少到 600-700 万。而当婚育主力变成 2017 年后出生的断崖一代,即 2045 年后,出生人口将跌破 500 万。
就是说,10 年后,中国的人口衰退速度会是 0.7% 起步,20 年后则冲击 1.5% 到 2%,这是生育不继续恶化的情况,且中国没法通过移民来稀释衰退。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以每年净减 1-2% 这样的速度,自发性长期人口衰退。饥荒、瘟疫、战争也只不过是急性减少,之后以同样的年龄结构重新扩张。人口的自发性长期衰退没有任何先例,所以没人能预判,2040 年之后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图景。但我觉得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很难乐观。
今天你觉得时代已经黯淡了,黑了,没有希望了,都只是一个前奏、引子而已。
其实直到今天,我觉得 99% 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人口危机尽管已经是进行时,但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过山车经过漫长的爬升,才刚刚越过了顶峰。
大家都会说日本已经失去了 30 年,实际上,日本进入 80 年代开始,只不过总和生育率跌到了 2.1 以下,90 年代泡沫破裂的时候还有 1.5 以上。
1992 到 2007,这 15 年日本面临的所谓「失去」,也只不过是老龄化、预期下降带来的资产负债表危机,而不是真正的人口危机,日本老人的劳动参与率很高。
真正的人口危机,是 2020 年以后,日本人口负增长的缺口才开始扩大,扩大到每年净减 80 多万,即 0.7% 的人口负增长,通过开放移民,能充 20 多万进来,把总人口负增长的幅度控制在 0.5% 以内。
这符合我的体感,我觉得东京真正移民增加,特别是面孔上很容易判断的东南亚、中亚族裔变多,进入服务业岗位,这都是后 covid 时代的事情。
中国去年人口净减少 208 万,就是 0.015%,这是净减的第二年。
即便无视少子化进程,中国的老龄化也才刚刚开始,现在一年 1100 万的死亡数,对应 78 岁的平均寿命,相当于去世的主力人群还是解放前出生的人。
10 年后,死亡数会上升到 1500-2000 万,20 年后,会突破 2500 万。
现在中国的初婚年龄是约 30 岁,就是 1994 年出生的人在生,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大概年均 2000 万,生 902 万小孩,和 1.0 的生育率倒也对得挺齐。
假设婚育年龄、生育意愿不变,10 年后,出生将减少到 600-700 万。而当婚育主力变成 2017 年后出生的断崖一代,即 2045 年后,出生人口将跌破 500 万。
就是说,10 年后,中国的人口衰退速度会是 0.7% 起步,20 年后则冲击 1.5% 到 2%,这是生育不继续恶化的情况,且中国没法通过移民来稀释衰退。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以每年净减 1-2% 这样的速度,自发性长期人口衰退。饥荒、瘟疫、战争也只不过是急性减少,之后以同样的年龄结构重新扩张。人口的自发性长期衰退没有任何先例,所以没人能预判,2040 年之后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图景。但我觉得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很难乐观。
今天你觉得时代已经黯淡了,黑了,没有希望了,都只是一个前奏、引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