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天真地认为,【大多数人都有某些共同的想法或感受,这说明这些想法或感受是有效的,没有比这更离谱的了!】这样的同感对心理健康没有任何意义……无数人有着相同的恶习,这并不能使这些恶习成为美德,人们犯过那么多同样的错误,也不能使这些错误成为真理。弗洛姆评价这类人叫做[受社会模式缺陷影响的人]
弗洛姆补充说道,这类人沉浸在他的同感错觉里,会比那些明显神经质的人受到更少的内部冲突和痛苦,也更少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扭曲。对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真实的东西是无意识的,而我们意识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是什么促使弗洛姆支持这种怀疑自我令人情绪不安的观点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补充一下{常态病理学pathology of normalcy}的概念:最著名的哲学表述是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神话”,(内心OS:一群住在地下洞穴的人们只能看见阳光反射进来的影子,他们都不打算离开洞穴,直到有一个人勇敢走出洞穴,看见外面的世界,激动跑回来跟大伙儿说说外面没危险有啥啥啥好多和好吃的啥啥啥,但是大伙儿都不信,合伙捅死了这个勇闯世界的倒霉蛋,继续住在洞穴里。)
普通人被一大堆错觉所包围,这些错觉受到传统、共识同感或现有社会秩序的支持或强化。这尽管听起来有点激进、极端,但这种想法生动铭刻在充满预言性的柏拉图意识中。在大多数社会中,那些被认为是正常人的大多数人,他们拥有一致认可的信仰体系,并且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他们认为自己和他们的伙伴都是非常理智的。相比之下,他们当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先知————意识到他们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是被欺骗的,甚至是从根本上的,故意选择与真理相背离(面朝洞穴)。
而弗洛姆就是其中一个,在他之前还有像弗洛伊德这样刺破了我们最珍视的幻想和错觉,在他之前还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卡尔·马克思、亚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亨里克·易卜生等等思想家们。
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他们在哲学、文学和科学工作中的直觉,也就是说,天真的自我意识大多是虚假的意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解释往往肤浅或有误导性。弗洛伊德也坚定地打碎了常识性的概念,因为他认为常态是可以用来解释反常行为的因果关系,而不是锚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健康的。(内心OS:常态相当于回洞穴,你不需要一直闷在洞穴保持正常压抑自我,你只需要有能力回归家庭就ok了)
但弗洛姆否认集体妄想的根源是压抑本能,弗洛姆认为这种[受社会模式缺陷影响的人]的关键核心在于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需求——寻根、超越和与他人团结的需求。压抑的主要动机在于他需要或渴望顺从,他不惜一切代价与他人建立联系。因为如果缺失了普遍的共识会导致他被排斥、陷入孤独,很可能还会导致疯狂,哪怕这个共识是错误的。
即便如此,弗洛姆也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洞穴神话"是找得到解决方案的。腐朽的社会和阶级通常是那些最执着于自己的幻想的人,因为他们从真理中得不到任何好处。18世纪的资产阶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甚至在它赢得对贵族阶级的政治支配权之前,就先抛弃了许多过去编织的幻想,并对过去和当前的社会现实形成了新的见解。中产阶级作家之所以能够穿透封建主义的幻象,是因为他们不再需要这些编造的故事了,相反,他们得到了真理的帮助。而当资产阶级根深蒂固,后来又反对工人阶级和殖民地人民的抨击时,情况就截然相反了;中产阶级的成员不愿看到社会现实,而向前发展的新阶级的成员就更愿意放弃……幻想。
🐉来源:《爱的艺术与弗洛姆的孤勇人生》 #书摘 #读书会 #弗洛姆
弗洛姆补充说道,这类人沉浸在他的同感错觉里,会比那些明显神经质的人受到更少的内部冲突和痛苦,也更少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扭曲。对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真实的东西是无意识的,而我们意识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是什么促使弗洛姆支持这种怀疑自我令人情绪不安的观点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补充一下{常态病理学pathology of normalcy}的概念:最著名的哲学表述是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神话”,(内心OS:一群住在地下洞穴的人们只能看见阳光反射进来的影子,他们都不打算离开洞穴,直到有一个人勇敢走出洞穴,看见外面的世界,激动跑回来跟大伙儿说说外面没危险有啥啥啥好多和好吃的啥啥啥,但是大伙儿都不信,合伙捅死了这个勇闯世界的倒霉蛋,继续住在洞穴里。)
普通人被一大堆错觉所包围,这些错觉受到传统、共识同感或现有社会秩序的支持或强化。这尽管听起来有点激进、极端,但这种想法生动铭刻在充满预言性的柏拉图意识中。在大多数社会中,那些被认为是正常人的大多数人,他们拥有一致认可的信仰体系,并且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他们认为自己和他们的伙伴都是非常理智的。相比之下,他们当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先知————意识到他们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是被欺骗的,甚至是从根本上的,故意选择与真理相背离(面朝洞穴)。
而弗洛姆就是其中一个,在他之前还有像弗洛伊德这样刺破了我们最珍视的幻想和错觉,在他之前还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卡尔·马克思、亚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亨里克·易卜生等等思想家们。
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他们在哲学、文学和科学工作中的直觉,也就是说,天真的自我意识大多是虚假的意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解释往往肤浅或有误导性。弗洛伊德也坚定地打碎了常识性的概念,因为他认为常态是可以用来解释反常行为的因果关系,而不是锚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健康的。(内心OS:常态相当于回洞穴,你不需要一直闷在洞穴保持正常压抑自我,你只需要有能力回归家庭就ok了)
但弗洛姆否认集体妄想的根源是压抑本能,弗洛姆认为这种[受社会模式缺陷影响的人]的关键核心在于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需求——寻根、超越和与他人团结的需求。压抑的主要动机在于他需要或渴望顺从,他不惜一切代价与他人建立联系。因为如果缺失了普遍的共识会导致他被排斥、陷入孤独,很可能还会导致疯狂,哪怕这个共识是错误的。
即便如此,弗洛姆也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洞穴神话"是找得到解决方案的。腐朽的社会和阶级通常是那些最执着于自己的幻想的人,因为他们从真理中得不到任何好处。18世纪的资产阶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甚至在它赢得对贵族阶级的政治支配权之前,就先抛弃了许多过去编织的幻想,并对过去和当前的社会现实形成了新的见解。中产阶级作家之所以能够穿透封建主义的幻象,是因为他们不再需要这些编造的故事了,相反,他们得到了真理的帮助。而当资产阶级根深蒂固,后来又反对工人阶级和殖民地人民的抨击时,情况就截然相反了;中产阶级的成员不愿看到社会现实,而向前发展的新阶级的成员就更愿意放弃……幻想。
🐉来源:《爱的艺术与弗洛姆的孤勇人生》 #书摘 #读书会 #弗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