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Китай,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Новости и СМИ


端傳媒成立於2015年,作為一家專注原創深度報導的媒體,端傳媒已獲得逾100項新聞及攝影大獎,是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華爾街日報聯合訂閱方案:
https://bit.ly/3xO2LZj
訂閱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Связанные каналы  |  Похожие каналы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Китай,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Новости и СМИ
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льтр публикаций


OpenAI的ChatGPT大語言模型更新了其4o版本,宣布大幅提升圖像處理能力。隨後,網上出現了一場生成「吉卜力工作室畫風」圖像的熱潮。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主導的吉卜力工作室以堅持手工作畫和理想主義聞名,而新的ChatGPT-4o可以將現實圖片輸出為「吉卜力風格」。這一風潮,也很快引起對「藝術末日」的擔憂,和對動畫產業未來的討論。

在這場網上熱潮中,人們把各種各樣的新聞和私人相片上載到ChatGPT,輸出「吉卜力風格」的圖像——網絡上流傳著的生成圖像包括吉卜力風格的特朗普遇刺畫面、吉卜力風格的美烏談判現場……各路人士都加入這場「吉卜力化」風潮,甚至特朗普政府也在官方平台發出一張吉卜力風格的「移民局特工逮捕非法移民」宣傳畫。

許多媒體指出,ChatGPT的這一新能力,引發社會對其版權問題的關注。美聯社報導引述相關法律人士指出,在法律上,ChatGPT的這一新功能存在疑點,包括其訓練是否用到了宮崎駿或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用這些作品訓練是否需要得到許可,是否得到了授權,以及OpenAI是否應該對吉卜力做出現金補償。

宮崎駿激烈表達過對AI作畫的反感和批評。他表示,AI象徵着「世界末日要到了」,並指AI技術無法實現自己想要的效果——把手工動畫場景做到極致以展現出對生命的理解。越來越多想成為畫師的民衆在網上留言:我還應該學習動畫製作嗎?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在動漫產業的商業模式大背景下審視AI對動畫產業的衝擊和帶來的另一種機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9-hongkong-taiwan-mainland-chatgpt-ghibli-ai-draw-a-picture


在工作日的下午,「日銀」師傅阿周在觀塘工廈的小作坊上,專心打磨一款日式印第安手鈪。

日式印第安銀飾簡稱「日銀」,是不少潮男必備的accessories,種類包括戒指、手鐲、項鍊,上面有羽毛、老鷹、十字架、閃電等印第安文化的符號,象徵自由、崇高、力量。日本匠人精神、印第安文化、純手工打造,這幾個鮮明的標籤令「日銀」價格不菲,躋身「男人貴價玩具」的名單。

阿周自認貪靚,從小就是「日潮」愛好者,中學時在日本潮流雜誌上看到明星配戴傳奇匠人打造的飾品,於是開始留意不同的日銀品牌。「主流男仕首飾單調乏味缺乏工藝感,感覺只有日銀有獨特設計和工藝感,有些特別寶石非常吸引。」阿周認為日銀魅力獨特,「手作痕跡和作品的不完美反而可以呈現一種自然的美」,逐漸入坑,也試過為購買心頭好一擲千金。

對日銀飾品的喜愛,以及對日本匠人專一、堅持的態度的嚮往,加上當時看到中港台三地日漸繁榮的日銀愛好圈子,20多歲那時阿周自學成才成為銀飾師傅,不單打銀,也和日銀圈子的語言、階級、文化打交道。

🪶 在香港做飾品師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歷史上,香港曾是世界上金工行業最繁榮的港口,但香港的手工製作行業已日漸式微。打做銀器之難,不單來自勞作繁複,還因為日銀有一個潮流標準,往往與名匠人的風格緊密扣連。點擊連結,我們打聽了客人與打銀師傅之間發生的試探遊戲,了解到底有什麼人喜歡日銀?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9-job-inside-out-japanese-indian-jewelry


3月15日,32萬人在當天走上了貝爾格萊德的街頭,這是近來塞爾維亞歷史上最大的社會抗議。2024年11月1日,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威薩德火車站天花板塌落導致15人死亡。事故引發了人們對政府系統性的腐敗和現狀的不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街頭遊行持續在城市之間蔓延和連接。

發生頂棚倒塌的諾維薩德火車站是匈牙利-塞爾維亞高鐵鐵路(「匈塞鐵路」)沿線一站。在一帶一路匈塞鐵路的項目下,該車站於2021年開始全面重建翻新,2024年7月,剛剛重新開放。

學生們從高校發起「封鎖運動」和遊行接力,超過80所大學學院被「佔領」,運動逐漸蔓延到其他社會群體。3月15日週六的抗議活動被稱為「15 for 15」,以紀念車站15名受害者。當晚7點,遊行的人群遭到某種超聲武器的襲擊。此後不到一週,超過五十萬人在網上發出請願書,要求調查遊行時安全部門對普通人動用武器的事實。3月21日,一名因房屋倒塌而陷入昏迷的19歲少年不治而亡,事件死亡人數增加至16人。人們再次發起哀悼,重申尚未得到回應的訴求,抗議還會繼續。

面對塞爾維亞長期惡化的民主政治生態,學生和年輕市民開始另闢蹊徑,探索直接民主。沒有領袖、沒有面孔、沒有署名,年輕人別具鮮明組織特點的遊行規則和「反政治」的抗議姿態,成為本次抗議的一大標誌。抗議運動明確表示,不受塞爾維亞現有政黨體系和政治束縛,並且表示,直到政府滿足訴求以前,不會對話。運動同時與塞爾維亞反對派保持距離,不與任何政治團體或政黨產生任何聯繫。

🇷🇸 在無大台的抗議活動中,有份參與高速公路「堵塞行動」的示威者告訴端,學生抗議運動最主要的訴求之一是公開諾維薩德的工程文件。除此之外,他們明確要求撤銷對在抗議活動中被捕和拘留的學生的刑事指控,起訴毆打學生的人的身份之外,以及高等教育預算增加20%。四大訴求,是否缺一不可?符號、俚語、梗,顯然是此次塞爾維亞抗議運動的彈藥,會否讓人聯想起……?點擊連結,從語言的變體解了解塞爾維亞政局的悄然變化: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8-international-serbia-protest


2月12日,被稱為「中國女性研究拓荒人」的李小江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4歲。由於她自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之後,就與外界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疏離,所以大部分人對她的了解都源於近年一篇精彩的特寫文章:《開拓中國女性研究的人,不想當女性主義者》。

那篇特寫還原了李小江的人物特點,而本期「女人沒有國家?」專欄則試圖討論她在學術上的突破和侷限。她曾經思考過的問題現在仍是許多人的困惑,比如如何在西方的學術系統和中國的國家主義中保持獨立的學術思考和判斷,如何準確地理解「本土」的問題;對於性別,她晚年轉向女性考古,試圖在遠古的脈絡中找到母權的社會組織形式的案例。

事實上,雖然李小江可被稱為奠基人,但她提供的答案對現在人來說可能是「有待思考」的,思想之可辯,就在於不斷的批判、建立與批判。然而她也為我們做了一些重要的提醒,比如我們在討論的「真理」是否不容置疑,或如何看待自己與「主義」的關係。本期作者唐凌,讀博期間與李小江有信件往來,《華人家園與天下》一書收錄了李小江給唐凌的5封信,也基本反映了她對學術之路的思考。

💐 李小江一生寫作都大多圍繞女性,卻對「女權」和「主義」二詞批判最深。我們知道「開拓中國女性研究的人,不想當女性主義者」,但他作為一個學者,究竟應該因什麼而被銘記?而她結合史觀分析的對性別問題的理解,如何反映了中國女權的過去,留下什麼尚待後代學人追尋的問題?點擊連結,閱讀更多: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50328-her-country-lixiaojiang


各位端傳媒的會員,從今天開始,會員專享的評論區將會重新開放,並進入試用階段。為確保評論區能提供穩定和舒適的用戶體驗,我們特別用上額外的開發和測試時間,對於你們的久候,我們深感抱歉,並誠摯感謝你們的耐心。

如果你是過往評論區的常客,容許我們以最大的熱情,歡迎你回來這個我們共同擁有的線上空間。假若你是第一次在端的文章評論區上留言,相信其他讀者和我們一樣,都會十分高興能在這裡遇見你。在試用階段,我們歡迎你隨時開始留言。

建立聯結、看見彼此,這是端的初心。端傳媒正邁向十週年,我們的初心不變,而且更加珍惜與你互動的每個重要時刻。評論區不僅是會員間坦誠交流觀點感受的公共場域,也是我們了解讀者需求以達至改進的重要平台。一如既往,每一次你留下的信息,我們都會視爲寶貴的反饋,認真閱讀。

感謝你一直以來對端的支持、包容和耐心。我們深知,作爲一家獨立新聞媒體,仍然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讀者的每次迴響,都是我們每天編採的最大動力。我們誠摯邀請你訂閱端傳媒,成為會員,支持華語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創造一個我們相信的未來。

💬 期待在評論區見到你,交流愉快!點擊連結,瀏覽更多關於評論區重新開放試用的詳情: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7-initiumnews-discussion-board-reopen-2


從春日賞櫻,盛夏花火大會,到漫山遍野紅葉,白雪皚皚的雪國,彷彿一年四季盡是遊日旺季。不僅東京、京都、福岡等主要城市遊客絡繹,鳥取砂丘,藏王樹冰,立山黑部甚或 紀伊山脈聖地,也多有自然愛好者的異國足跡。

華人來日本,除在旅遊勝地多有聽到本來熟悉的中文於空氣中熙來攘往,也必然試過在居酒屋或拉麵店聽到鄰桌以華語暢談。香港人遊日是「返鄉下」,台灣人又認日本為精神文化故鄉,此「鄉」與彼「鄉」有何不同?近年大批中國留學生進駐日本,亦有新一波移民釀就大陸「潤日」前所未有的高峰,締造了包括獨立書店、高級中餐在內的日本新一波華人圈,新的社群與生活方式。

中港台三地,以各自歷史脈絡來講,與日本一國可謂各有淵源,且淵源之間,彼此差異甚大。究竟「日本」對三地華人來講,各自意味著什麼?為何不同的脈絡、情感狀態卻造成了「不約而同」的遊日、移日熱潮?這一期文化圓桌,我們邀請了四位來自香港、台灣、大陸的媒體工作者及藝文創作者,他們都擁有旅居或長期定居日本的生活經驗,對日本社會文化各方面素有研究,對談中,他們嘗試比較三地日本情意結之異同,並深入剖析疫情後「華人在日本」所出現的急遽變化。

🎌🚃 當大家都曾在日本生活過,自由工作者的生活圈對日本的印象會不會跟大家想像的有一點不一樣?日本人是否接納講日文的外來人?中日關係的大背景下,排外性的聲浪逐漸放大,恐怕是難以避免?疫情後,過度觀光下,挪用文化引伸的「故鄉」情意結,會否倒過來改變日本的精緻文化?點擊連結,看你是否還在期待,是日本人休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7-culture-japan-to-chinese-society-hk-taiwan-mainland


3月5日,以色列司法部長Yariv Levin援引2000年通過的一項内閣決議,以政府與以色列檢察總長Gali Baharav-Miara之間存在「長期實質性意見不和、使得雙方之間無法有效合作」爲由,向内閣提出動議將其罷免。

3月23日當地時間下午,以色列内閣全票通過對檢察總長的不信任投票,開啓以色列歷史上首次罷免檢察總長的正式流程。Baharav-Miara則在其致内閣的公開信上反駁內閣決議的說法,表示自己並非與政府「意見不合」,而是政府「試圖凌駕於法律之上」。

以色列各地稍早則爆發大規模抗議,特拉維夫的抗議者人數一度達二十萬人,以色列各大學主席均對政府提出警告。23日清晨,以色列最高學府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校長、教務長、教職工協會會長向全體師生發送聯名郵件,聲明對最高法院的威脅即是以色列國家的威脅。郵件中承諾,一旦最高法院的決議受到藐視,大學將被關停以容許師生參與遊行活動。

在以色列的政治制度中,司法系統承擔著監督政府權力的主要職責,而檢察總長則是司法系統與政府之間的橋梁。這一職位作爲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的制度遺產,向來是以色列政治系統中的爭議焦點之一,支持者認爲檢察總長是以色列民主的首席守門人,而反對者則認爲其限制了民選政府的行政權力。削弱檢察總長職位、將其部分職權移交政府下屬的法務部亦是内塔尼亞胡政府2023年司法改革的目的之一。

🇮🇱 以色列内閣亦通過了對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負責人Ronen Bar的罷免案,兩件罷免案的背後,是以色列内閣與最高法院醖釀中的決裂。内塔尼亞胡内閣早在2023年發起司法改革,當時因哈馬斯的襲擊而擱置。内塔尼亞胡内閣計劃將於本周四(27日)進行新一輪的投票,試圖通過一項修改法官任命過程的法律修正案。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內塔尼亞胡的「深層國家」論和潛在的憲法危機: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7-international-israel-democracy-crisis


近月,香港中學生參與大陸交流團期間發生的連番事故引起社會熱議。

2月底,聖保羅書院一名中五男學生參與學校「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杭州交流團期間離世。校方於3月1日確認該學生身故,但並未透露死因,只以「不幸逝世」交代;而教育局直至3月7日始作出回應。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事件已調查結束,並因尊重家屬意願不披露詳情,強調事件與交流活動和考察行程無關。聖保羅書院舊生及學生曾發起聯署,要求校方交代調查結果,但一日後撤銷行動,發起人宣布時指將不再向校方提出任何要求,「各安天命」。

事件是首宗相關個案,官方未有交代細節,引致各界不同揣測。《星島日報》報導率先引述消息指經初步調查發現該學生「上吊自殺」,校方及後發函指相關報導「不準確且惡意」(inaccurate and malicious)。

此外,自今年2月起,兩個月內接連有中學師生在參與黃山、韶關和廈門交流團後出現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等情況,目前至少涉及九間中學、71位師生。

🫡 🤮 多個送醫考察團牽涉腸胃病症,隨著同類事件增加,教育局回應亦有所變化。局方指與相關機構一直提供協助及預防措施,同時已透過「學生內地考察專責小組機制」與當地有關部門嚴肅跟進。被問到這些交流考察是否強制參與,香港教育局局長指活動是雖然不是評估的一部分,但為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並要求所有同學參與。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是次爭議: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7-whatsnew-hongkong-high-school-mainland-trip


3月21日,南韓慶尚南道山清郡發生山火。大規模山火隨後蔓延至慶尚北道、全羅道和蔚山市等地。據政府當局的最新統計,當地過火面積已達致約1.5萬公頃。截止到3月26日,已有24人因是次山火死亡,12人重傷。

在火情影響下,政府疏散了數萬人。在公元681年的新羅時代已經建立的千年古剎孤雲寺已遭全面焚毀。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安東「河回村」也受到火災威脅。南韓國家遺產廳已將全國範圍內的文物災害預警上升到最高級別。

在一海之隔的日本,近期同樣發生了不止一起山火災情。東北部的岩手縣大船渡市發生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山火。愛媛縣、岡山縣也發生山火,直至26日仍未撲滅,愛媛縣今治市當局更表示此次山火是自1989年以來,過火面積最大的一次。

🔥 每場災情的發生原因需要單獨調查,但引發近期東北亞山火的氣候因素,已經引起了關注。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影響火情的主要因素: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7-whatsnew-international-korean-wild-fire-japan-climate-change


香港政府日前宣布大幅改革公共醫療收費,包括急診室大幅加價等內容。政府表示以往的收費制度已經不可持續。3月25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和醫管局代表等公布公立醫院收費改革詳情,改革涵蓋所有公營醫療服務收費項目。

當中急症室收費變動最大,改為兩級制收費,危殆和危急的病人求診費用獲豁免,其餘的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級別收費則由現時港幣180元大增至400元,與一般私家診所收費相若。新收費將於明年1月落實,改革在5年內完成,每兩年檢討一次。為顧及有需要病人,政府另設全年收費「封頂」上限等。

盧寵茂指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面臨「很大挑戰」,如人口老化導致需求上升、新藥械和治療方法令成本上漲等,且市民的「共付」率低,政府資助率達97.6%,而公營醫療服務的經常性開支會隨著需求上升,令公共開支會增加,「令到我們出現一個疑問,到底我們的醫療系統能否持續?這不只是財政方面可持續,亦是醫療質量可否持續的問題。」

🧑🏻‍⚕️🦵🏼 盧寵茂羅列公營系統面對的四大困境,指在收費改革的原則下,政府會維持高度資助,但整體公營資助率將降至約9成。他強調這次不是簡單調整,而是改革,不應用以往收費計算今次應該達至什麼標準。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改革是精準調撥資源抑或因財赤節流: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6-whatsnew-hongkongpublic-hospital-fee-increases


連日來,因在社群媒體發表「武統」言論而遭台灣移民署限期出境的陸配劉振亞(亞亞)備受關注,3月25日上午10時,劉振亞與聲援團體「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於內政部前召開記者會。劉振亞在記者會上激動地表示,她從未鼓吹武統,也未假結婚移民台灣。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則呼籲外界停止對陸配群體的抹黑與污名化。相隔數公尺外,則有台灣YouTuber八炯與閩南狼陳柏源等人到場「歡樂送」,號召群眾上街支持驅離,雙方隔空互嗆,火藥味十足。

這場記者會,出席的團體除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外,象徵左翼色彩的人民民主黨、左翼聯盟等團體亦陪同出席。聲援團體舉著「高等行政法院為虎作倀,侵犯人權」、「台獨政府趕陸配是乞丐趕廟公」、「刀下留人,撤銷違法處分」等抗議海報表達不滿。

「移民署迫害陸配」、「移民署違反國際公約」,記者會開場,聲援團體齊呼口號。劉振亞頭戴淺色球帽、黑色口罩與眼鏡,她指出,「我主張和平統一,從沒鼓吹武統,今天站出來,是希望和大家公開對話。」

劉振亞表示,近年她在網路上的發言屢遭斷章取義,並遭部分行政單位與媒體指控其「鼓吹武統」,導致她被限期驅離出境。她主張,自己僅從國際局勢的角度分析「武統」可能對台灣造成的危害,並未主張或鼓動戰爭。她說,「我主張和平統一,不希望有戰爭。我的影片裡,並沒有鼓吹武統的內容。」

📸 在支持與反對聲浪現場交鋒下,記者會陷入混亂。針對此案所引發的限縮言論自由爭議,學界立場明顯分歧。點擊連結,閱讀全文,了解劉振亞被逐事件的背景,以及在兩岸敵對的大環境下,為何武統言論被視爲一種深層且嚴峻的威脅: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6-taiwan-mainland-chinese-spouse-deportation


美國輿論歡聲雷動,認為此投資案保證美國重返半導體製造大國之路;不僅振興因全球化而陷入低迷的本土製造業,也提供別於依賴台灣的另類選擇——半導體將能在美國製造、封裝,並直送客戶。台灣方面卻呈現一片風聲鶴唳:技術被掏空、矽盾被拆解、台積電被迫成為「美積電」等質疑聲浪,不絕於耳。

台灣總統賴清德隨即邀請魏哲家召開總統府記者會,安撫民心。記者會上,魏哲家強調最先進製程產能、技術仍根留台灣,而且預計於美國新設的研發中心,其規格也難比台灣,功能僅止於協助當地產線強化既有的製程,而非獨立於台灣總部獨自推進前沿技術。或許有人擔憂台積電「講得太白」,但如此大動作向公眾釋疑所展露的自信,其實正顯現台積電,乃至於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在當代「台-美-中」三角博弈格局中,舉足輕重之地位。

於此同時,美國半導體昔日霸主英特爾(Intel)卻呈現另一光景。消息指出,台積電提議偕同美國各大晶片設計大廠商入股英特爾製造部門並經營廠房。然而,這般台積電有能力「挽救」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的傳聞,卻惹來更多台灣社會的擔憂。有人憂心台積電將被迫將關鍵技術轉移給競爭對手,美方的輿論風向,卻呈現有趣的對比。

🏭 對標台積電製程的英特爾技術趕超在即,從台積電大動作投資美國,到「疑似被迫」併購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的傳聞,短短幾週,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彷彿經歷天翻地覆的轉變。特朗普的「關稅取代補貼」半導體政策方針是否已經奏效?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大舉遷美,會否削弱未來長期競爭力?對台灣而言,矽盾的國防命脈,是否因此被美國一步步「拆解」?台灣政府並未參與談判,對於投資案則公開表態與大眾「同步知情」,又能有何策略與政策手段來確保台灣戰略利益?點擊連結,解答堪比晶圓般精細的種種疑難: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50326-taiwan-tsmc-us-strategy


今年1月的一場記者會上,39歲、菲律賓籍的 Noelyn Patricio Arzaga 說話小聲而緩慢,時而欲言又止。她穿著素色衛衣,身子單薄,原有一把長髮的她,現在剷了青。面對現場的20個記者,她明顯感到不太習慣。

她決定站出來,鑑於她自去年3月治療癌症的經歷。Noelyn 去年確診乳癌二期,醫生建議她進行化療,但僱主擔心影響她的工作表現,向她施壓,勸喻她直接進行切割手術。隔了數月,醫生再度建議她進行化療,Noelyn 表示願意。僱主因為擔心 Noelyn 無法打理家務,使自己必須辭工,最終與 Noelyn 終止合約,涉嫌違法。一個深夜,僱主要求她即時離開工作了近兩年的住所。

Noelyn 的個案不是孤例。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及菲律賓移工癌症支援聯盟召開記者會,公開自2020年有195宗外籍家務工在工作期間被診斷出癌症或其他重病的案例紀錄,其中三成外籍家務工因健康問題被非法終止合約,64宗個案則遭受各種形式的剝削,包括未獲支付工資和病假津貼、僱主拒絕承擔醫療費用等等。

🧕 患病的異鄉移工遠赴香港當家務工,簽訂兩年合約、住在僱主家中,一旦被解僱需在限時內離境,狀態比起其他打工人特殊。在疾病、合約、家庭負擔、勞工權益等等多重而複雜的考慮之中,她們做出了怎樣的決定?點擊連結,了解外籍工務工在異地診症室裡,最艱難的抉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6-hongkong-domestic-helpers-critical-illness-labour-rights


近日,一件韓娛粉絲圈「開盒」(註:在互聯網上非法獲取和公開他人的隱私信息,如姓名、手機號和住址等,相近行為可稱為「起底」或「人肉搜索」)事件在大陸互聯網上掀起軒然大波,輿論焦點從粉絲圈罵戰外擴,牽扯出個人信息非法買賣產業鏈,引發公衆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

3月12日,一個關注韓國娛樂並積累600萬粉絲的微博賬號發帖,稱韓國女星張元英參加巴黎時裝週的行程為「魔鬼行程」,一位網民留言指該說法「太誇張」,致其被張元英粉絲攻擊。隨後,這位留言者的姓名、電話和工作單位等信息被粉絲群體公開傳播。另有聲援該留言者的網友稱自己也被「開盒」、辱罵和騷擾。

很快,此事熱度突破粉絲圈。有人通過一位參與「開盒」的網民的過往微博,推測該人士是百度副總裁謝廣軍13歲的女兒。網民質疑謝廣軍女兒獲取的隱私信息源自百度內部,輿論矛頭直指百度的信息安全。

3月19日百度發布聲明指,經公證的內部調查顯示,謝廣軍女兒獲取的他人信息並非來自百度,強調「百度內部實施了數據的匿名化、假名化處理」,員工無權觸及用戶數據。不過,該聲明披露的另一信息引起更大的公衆擔憂。調查稱,「開盒」的數據來自被稱作「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數據庫」的海外非法數據庫,由此牽扯出個人信息非法買賣的產業鏈。

📤 通過搜索,端傳媒記者在Telegram找到這些數據庫。頻道提供通過關鍵詞查隱私的自助功能,另有人工查隱私的付費服務。值得留意的是,「開盒」的低門檻吸引了越來越多未成年人,呈低齡化趨勢。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過度採集信息和實名制會否製造無數個等待有心人開啓的個人隱私「盲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6-whatsnew-mainland-baidu-doxxing-offenses


隨着特朗普政府在慕尼黑安全峰會上對歐洲當局的指責,以及在主導俄烏談判時毫無掩飾的拉偏架行為,直接導致烏克蘭丟失重要籌碼庫爾斯克,歐洲的重新武裝已經迫在眉睫。

如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所說,軟弱只會招致侵略。歐洲各國當局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展了一系列高強度的會談接觸,並在防禦和安全領域推出了多項計劃和文件。首先是歐盟於3月19日發布的防務白皮書「歐洲防禦準備度2030」,這是歐盟防禦政策的主要指導文件。

白皮書強調了七個關鍵領域的投資優先事項。白皮書為重新武裝歐洲(ReArm Europa)計劃提供了框架,該計劃涉及8000億歐元的資金,包括允許成員國增加債務以支持防禦投資。此外,歐盟還推出了安全行動歐洲(SAFE)貸款計劃,用於支持成員國的防禦投資。

📑 從白皮書來看,歐盟亟需構建一個集成的、多層次的防禦系統。整體來看,這份白皮書為歐盟邁向真正防務自主勾畫出一份結構化的能力建設藍圖。毋須諱言的是,這一輪歐洲重新武裝的最大推動力是美國的戰略轉向。點擊連結,了解去美國化下,歐洲安全共同體應對全新形勢的短、中、長期三大目標,以及資金來源及其流向,以至各國角色和反應: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50325-international-europe-rearm-white-paper


一樁千億商業交易捲起中美政治風暴,也讓由香港首富李嘉誠創立的長江和記實業處於風眼之下。3月初,長和宣布與美資基金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向對方出售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港口業務。長和在新聞稿中強調,這項交易是純商業性質,與近期關於巴拿馬港口的政治新聞完全無關。

華盛頓顯然不認為這樁交易是純商業運作。在長和公布這個消息十小時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川普)對國會宣布「勝利」,「美國政府將收回巴拿馬運河」,「一家美國大公司將購買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以及與巴拿馬運河和其他幾個運河相關的項目」。

正當外界認為這單交易既實現了特朗普的「精神勝利」,又讓李嘉誠套現千億且從地緣政治危機中脫身時,北京在消息公布九天後高調開炮,直指這單交易看似「合法」但有著「非法目的」。香港特首李家超指港府反對「外國政府」脅迫施壓手段,截稿前更有消息指,包括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受北京高層指示,調查這單千億港口交易有否涉及潛在國家安全問題及反壟斷行為。

和記旗下共有53個港口,這次李嘉誠的長和出售除中國和香港以外、和記港口集團在全球23個國家所擁有的43個港口的經營權,形同香港企業勢力完全退出。長和預期現金回籠高達1482億港元。目前,交易案正等待巴拿馬政府以及相關監管部門批准,按計劃最遲可在4月2日正式完成所有程序。

🇵🇦 回顧歷史,到底巴拿馬運河的所有權、港口的管理權歸誰?特朗普為何想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從不予置評到連番追擊,北京又為何轉變態度?點擊連結,在巴拿馬進退兩難的處境中,窺探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際政治角力: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50325-opinion-panama-ports-us-china


2025年3月初,台灣一名男同志於 Threads 上分享海外代孕產子經驗。文中提及代孕過程中自己「吃不下也睡不好」,但對代孕者在孕產過程中的身心狀態隻字未提,文中「不是來聽你教我子宮要怎麼用」等爭議字句,引發社群強烈反彈。

約莫同時,國民黨籍立委陳菁徽在臉書分享一名產婦案例,該名婦人原未有生育規劃,但在同志弟弟出櫃後承接家族傳宗接代的期望,歷經三次流產後求助人工生殖技術,才穩定懷孕。陳菁徽強調,該名個案的生育選擇完全出自個人意願,然而,此文仍引發輿論撻伐,有網友留言直指該個案家庭「將姊姊身體工具化」卻渾然不覺。

台灣對代理孕母的討論已延續近三十年,迄今仍未形成社會共識。2024年《人工生殖法》修法期間,各方團體立場激烈交鋒,反映議題的高度爭議性。近期兩篇引發熱議的文章將代孕議題推上輿論焦點,又因兩案皆涉及男同志生養困境,同志族群生育權與女性身體自主權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次浮上檯面。

2024上半年《人工生殖法》的修訂成為立法院攻防焦點。修正草案版本中,將單身女性、女性同性伴侶及代孕生殖納入適用範圍,僅開放「利他型代孕」,避免代孕成為商業工具。

🤰🏻 支持代理孕母的觀點認為,不孕者或同志伴侶的代孕需求始終存在,透過明確立法,可保障有代孕需求者及志願代孕者。然而,反對意見多強調,開放代理孕母制度恐造成剝削女性與子宮商品化。合法化是否更能保障代孕當事人相關權益?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看代孕開放與否,各界怎麼看,以及誰有資格談論代孕: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5-whatsnew-taiwan-surrogacy-controversy


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日前宣佈,將在4月7日撤出香港。其實隨著去年我們收到越來越多外賣員對 KeeTa(美團)的投訴,而急劇減少對戶戶送的投訴時,已預見戶戶送「遲早執笠」,香港外賣平台將從三國鼎立,回復之前兩強爭霸的局面。

戶戶送撤出香港,與 KeeTa 佔據大部份市場有莫大關係。公眾輿論和媒體報導也幾近眾口一詞,除了說疫情後市民北上消費,令外賣熱潮冷卻,就是說 KeeTa 資本雄厚得「以本傷人」,把戶戶送打得敗走,更擔憂若 KeeTa 獨大,情況會更惡劣。也有評論針對資本的來源地,論述來自大陸的 KeeTa 打敗來自英國的戶戶送,充滿對香港政治現況的投射。

香港主流對事件的即時反應,主要停留在市場佔有率及其對收費和價格的影響,並不令人意外。但戶戶送是在香港紮根十年,與 foodpanda 長期瓜分香港市場的跨國企業,居然不足兩年就被 KeeTa 逼得撤出香港。說 KeeTa 以銀彈暴打對手,為何是戶戶送先倒下,而不是 foodpanda 呢?

這就不光是誰財雄勢大就足以解釋,而與外賣平台的策略息息相關。與其他企業比較,外賣平台並不一般,它是以AI(人工智能)和演算法為關鍵設備,決策最依賴AI。

🦘 戶戶送撤出香港,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對人的操控不夠 KeeTa 徹底。「你落單即刻送到」,背後隱藏著食物外賣業的運轉邏輯。點擊連結,了解過有溫度的日常背後,為何一句「以本傷人」來解釋袋鼠的敗走,可能忽略了看不見的外賣修理員: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50324-opinion-deliveroo-exit-hk


1月中旬前後,一場 #TikTok 網絡紅人活動在深圳舉辦。這是一場圍繞TikTok展開的活動,TikTok官方並不在場,但參加活動的所有人都依附着TikTok構建的生態鏈生存。

現場有形形色色的跨境賣家、MCN機構和TikTok服務商,展台之間不斷有人詢問;台上演講的嘉賓是來自北美和東南亞的網絡紅人,他們談論着TikTok創造過的商品銷量奇蹟,如何改變生活、改變商業……

那段時間正是TikTok生死攸關的時候。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正在裁定TikTok「不賣就禁」的法令,小紅書上還因此迎來不少反對TikTok禁令的美國「難民」,他們繳「貓稅」、學做菜,開展中美人民對賬大討論。

活動現場,沒有人提到TikTok封禁問題,所有人津津樂道的是TikTok的商業前景。

信心滿滿的還有TikTok官方人士,有出海賣家告訴我,對接的TikTok商務策劃了不少2025年的營銷活動,內部要求GMV(注: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總額)翻兩倍,上層對「封禁」的事情很有信心,商務力勸他們加大備貨量。

🎵很多跨境電商對TikTok不會被封禁的信心來自於特朗普,認為他一定會拯救TikTok。在美國關稅政策變化下,中國跨境電商如何應對?電商賣家是否到了需要放棄美國市場的決策時刻?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4-mainland-e-commerce-versus-tariff


美國雞蛋價格已經達到10年內最高,據美國勞工局統計,2025年2月一打(12個)A級雞蛋的價格達到5.89美元。而自2024年以來,雞蛋價格幾乎翻了一番,每月價格都在上漲。

而在各個州和商店,一打雞蛋的零售價最高能達到10美元甚至以上,即便如此,雜貨店的雞蛋也常常脫銷。一些連鎖雜貨店,如Trader Joe's和Kroger開始限購,每名顧客一次只能購買一打。部分餐廳,如Waffle House,也開始對雞蛋徵收附加費。

據美國農業部3月市場週報,目前雞蛋庫存正在增長,批發價已經開始下降。全國散裝白殼大號雞蛋批發價從2月底的8.05美元/打降至4.15美元/打,跌幅約49%。紐約零售配送價格則從2月底的8.53美元/打降至4.78美元/打,跌幅約44%。但零售價格還未同步下調。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釋出的數據更顯示:2025財年,在墨西哥邊境截獲的走私雞蛋已經超過芬太尼(阿片類毒品)的數量。甚至還出現了賓夕法尼亞州一輛拖車內的10萬顆雞蛋被盜的事件,兇手至今未緝拿歸案。當地警方稱「職業生涯中從未聽說過這樣的事。」

🍳3月22日,美國政府更宣布計劃從土耳其和韓國進口雞蛋以緩解缺蛋危機。點擊連結,免費閱讀更多: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50324-whatsnew-international-usa-eggs

Показано 20 последних публикац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