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端傳媒成立於2015年,作為一家專注原創深度報導的媒體,端傳媒已獲得逾100項新聞及攝影大獎,是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華爾街日報聯合訂閱方案:
https://bit.ly/3xO2LZj
訂閱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Related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上半年,我們編輯部抱回了23項國際和本土新聞獎,收穫同行的寶貴認可。同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沈重的壓力和責任——華語世界還是需要更準確、更即時、更深入、更多元的優質信息。

然而報導不能憑空而降,每一條報導背後,是所有還願意在華語新聞中耕耘、創新的夥伴。這裏每一條新聞追蹤、深度專題、專欄評論、音頻播客、攝影項目,依賴的是會員付費支持。

加入端傳媒會員,我們因為抱回獎項而感到鼓勵,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多找到一萬個願意和我們一起撐起華語獨立新聞的人。

7折優惠,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立即訂閱:https://bit.ly/3LFlW0D


中國人權和女權行動者李翹楚,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8個月,今日(26日)二審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李翹楚家人到場聆聽宣判,並在宣判結束後首次得以與她短暫交談。

根據判決,李翹楚的刑期由先行羈押開始計算,由2021年2月6日至2024年8月3日結束。

李翹楚長期關注、參與和研究中國勞工、女權以及民間維權等議題,起訴罪名牽涉「1226廈門聚會案」。

她曾在受訪時表示,「沉默不是我的本色,所剩無幾的公民權利,絕不輕易讓渡。」 回顧專訪:https://bit.ly/3LDYz7G


7月19日晚,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一高速公路橋樑,因突發暴雨山洪而垮塌,導致15人遇難,27人失聯;

20日,四川省雅安市的暴雨山洪導致14死15傷,仍有25人失聯。

2024年上半年中國全國發生的大大小小洪澇災害及極端天氣相關的災害,至此再添兩筆。

災害頻發不斷地消磨、分散公衆的注意力,其背後一再顯現公眾信任危機和經濟下行困境:https://bit.ly/4bVuPOd


7月24日晚間,颱風「凱米」(港譯:格美)路徑受中央山派地形影響出現繞圈現象,中心一度接近花蓮近岸,宜蘭、花蓮在期間內受到颱風核心環流侵襲造成狂風豪雨。

隨後,凱米於25日零時左右在宜蘭東澳附近登陸,並持續向西轉西北移動。凌晨4時20分左右,颱風中心自桃園新屋附近出海,向西北西轉西北移動。

依據台灣中央氣象署最新資料顯示,凱米颱風於登陸後稍減弱為中度颱風,台灣本島仍籠罩在暴風圈中。

因應凱米颱風來襲,台灣本島以及離島25日再度停班停課。

點這裡查看最新現場和圖集:
https://bit.ly/4dfP6PF


兩個巴勒斯坦敵對派別法塔赫和哈馬斯,週二在北京簽署聯合宣言,大力展示團結。

他們在聯合宣言中支持組建一個各方都同意的臨時政府,以管理加沙和以色列佔領的西岸。其他較小的巴勒斯坦派別也在宣言上簽了名。

有分析認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哈馬斯和法塔赫有結束他們之間分裂的打算。各派參加此次會議主要是為了安撫中國,得到這個世界強國的歡心:https://bit.ly/3LF0jh0


受到經濟衰退和排外情緒影響,2022年起保守黨政府決定將難民交易到盧旺達安置,並禁止他們返回英國。

工黨新首相施紀賢當選當日,宣布盧旺達計劃「已死已埋」,至少暫時拯救了52,000人的生活。但這場被媒體評價為殘忍而昂貴的失敗的鬧劇其實並未真正結束,並很可能再次發生。

盧旺達計劃也啟發了大量歐洲國家。2024年5月至現在,多達19個歐洲國家集體向歐盟提出應批准類似的離岸處理計劃:https://bit.ly/4dghmSh


十年內,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從100多增長到1440餘家,教育部「繁榮計劃」也設立思政課研究專項,三年來累計支持經費近3億。

繼續讀博深造、考公務員、去企業做黨建、去大專院校當思政老師以及考取教師資格證然後去中小學當思政老師,在過去幾年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本科和碩士畢業生最主要的職業路徑。

但今時不同往日,選擇大於努力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https://bit.ly/46gftCO


巴黎奧運將拉開序幕,但法國民眾顯得冷漠。

據5月底的一份調查,39%法國人仍表示對奧運會漠不關心;37%的人以明確負面詞語來描述他們的態度;只有11%的人表示滿意。

奧組委原先強調這是一屆「為所有人舉辦的奧運會」,但高昂的票價、未兌現的新地鐵線路、封鎖塞納河、驅趕露宿者等等,都加深了民眾的負面印象:https://bit.ly/3WkNBsC


幾日來,「禁書」成了香港書展的熱門話題。

到底那些在書店有售的書,誰來因應什麼準則,決定香港書展不能賣?

再看書展本身,與書同在的還有食品和運動用品、國際書區徹底消失、簡體區擺完攤就早走……

但書展仍有小眾聲音與身影,面對種種切身挑戰與壓力,各人仍保存熱愛,也許就是留下來的理由:https://bit.ly/3LUYltb


重重壓力下,拜登終宣佈退選,並背書他的副總統賀錦麗作為新候選人。

民主黨在離選舉還有三個半月的時候臨陣換帥,反映整個黨對拜登選情的悲觀,以及對阻止特朗普捲土重來的巨大政治決心。

但在經歷家醜盡出的換馬過程後,假如真能接班,賀錦麗能走多遠?她會如何透過副手人選來整合民主黨?

共和黨又是否樂見共成?接下來會有甚麼針對賀錦麗的競選策略?https://bit.ly/3zQVAWS


突發:美東時間2024年7月21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正式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表示「全力」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呼籲民主黨人團結起來擊敗特朗普。

如果賀錦麗勝出選舉,她不僅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還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印度裔總統。https://bit.ly/4d6Y7un




確診新冠肺炎的美國總統拜登仍在自我隔離。但這段時間,不少民主黨人表示希望他主動退選,公開呼籲的人數已達35位。

民調數字顯示,56%民主黨註冊選民和逾7成獨立選民都表示拜登應該退出競選,要求他退選已成為主流民意。

不過,截至美東時間週五早上,拜登競選團隊仍否認拜登將會退選:https://bit.ly/3SfpDh7


八年前,杜特爾特鐵腕開展反毒戰,允許警察捕殺毒販和吸毒者。某個夜晚,Sharon 的弟弟在街上突然被蒙面電單車手射殺。身中十多槍,毒品測試呈陰性。

弟弟被殺後的五年,Sharon 變得寡言,心口有塊大石壓着,一直都取不出來。大多數時間失眠,哭着入睡、哭着醒來。媽媽總是在酗酒或睡覺。她會嘗試安慰,但最後兩個人總是一塊哭起來。

在馬尼拉奎松市(Quezon)的咖啡店 Silingan Coffee,所有店員都是反毒戰受害者的遺屬。 他們重建信任、心被軟化,慢慢學會表達哀傷,有時候還會帶着幽默感——「你家死了幾個?」「噢,一個嗎?」「我有三個。」https://bit.ly/3LtfNER


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因患重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7月19日中午逝世,享年80歲。

阮富仲的接班安排,如何被自己的反腐運動所打斷?蘇林又是如何一步步攀上權力高峰?回顧越南政壇震盪的來龍去脈:https://bit.ly/4dWI6s9


7月18日,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閉幕。

這次有三個值得注意之處:
➡️經濟路線穩妥,仍強調「供給側」
➡️「擴大開放」成為當前的「工作重點」,可行性與預期帶來收益高於「擴大內需」
➡️「秦剛同志」請辭或批准,「平安着陸」免於牢獄之災

免費閱讀:https://bit.ly/3zJimzM


香港記協主席鄭嘉如被《華爾街日報》解僱,是香港後國安法時代針對外媒駐港本地記者最嚴重的行動。

是次解僱是由一間享負盛名、多次在社論中猛烈批評北京和香港政府壓迫人權的美國大報,主動和直接對其海外僱員採取的。

其表面原因——鄭嘉如為冗員——明顯站不住腳。

WSJ 以行動實證了自己「有力並響亮地宣揚新聞自由」其實更接近「勝利球迷」——只捧會贏的隊,只在有新聞自由的地方維護新聞自由:https://bit.ly/4cGX9VQ


新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Selina Cheng)在7月17日遭《華爾街日報》即時解僱。

她指WSJ曾向她施壓,要求她不要參選記協主席和辭去當時的理事一職。直至17日,WSJ國際版主編指因「架構重組」將她的職位刪減。

鄭嘉如當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她指上司承認香港新聞自由面臨嚴峻挑戰,但表示WSJ員工「不能在香港這類地方推動新聞自由」「不似其他西方國家、其他新聞自由已被確立的地方。」

WSJ回覆端傳媒查詢,確認作出「人事變動 」,但不回應個別人士個案:https://bit.ly/3Y6h2RK


以正在武漢上路實驗的「蘿蔔快跑」為代表,中國力推無人駕駛網約車,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無人駕駛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程度
➡️會否搶走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的客人

雖然民間議論不斷,但相關產業和政府方面,似乎認為技術必然要進步,「陣痛」也是必然要面對的:https://bit.ly/4dnexiz


儘管走線歐洲的熱度遠不及美國,近一年,歐洲走線正悄然興起,成為一些中國走線客「潤」出去的選項。

從「美國其實對於難民的福利不是特別好」到「那人家申請政治庇護,你當然是不能直接拒絕啊。 那你開口都不讓人家開口,只是嘴上說着人權。」

這篇報導,從關注中國人在歐洲走線的熱門「巴爾幹路線」開始,深度追蹤歐洲走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經歷:https://bit.ly/3VXp10Q

20 last posts sh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