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将近四个月没有推送,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忙于博士论文的收尾工作,终于在上个月正式提交了博士论文的最终版,取得了博士学位。九年的读博历程,撑下来并不容易,但还要继续走下去。
今年下半年,UC Berkeley社会学系龙彦老师令人期待的学术专著Authoritarian Absorption: The Transnational Remak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Politic in China 将正式出版。该书聚焦1990年代以来跨国卫生组织在中国推动的一系列以HIV/艾滋病防治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干预,考察这些跨国干预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并悄然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前段时间,龙彦老师接受了伯克利“社会科学矩阵”(social science matrix)平台的采访 (https://matrix.berkeley.edu/research-article/yan-long/ ),详细介绍了这本新书的主要内容:跨国组织为何在中国推动关于HIV/艾滋病防治的公共卫生干预,中国政府为何接受这些干预,以及这些干预有何效果。龙彦尤其强调,这些跨国干预虽然有效助推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两重“副作用”。
一方面,这些跨国干预强化了中国政府通过间接、弹性手段来镇压、管治社会运动的能力,增加了威权政体的韧性;另一方面,这些干预也造成了中国民间艾滋权益运动内部的分化:城市男同性恋群体的组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话语权,而农村血污染受害者群体则越来越被边缘化。追根溯源,这两重“副作用”都源自于跨国干预的方式:这些来自西方的公共卫生干预越来越“项目化”,强调可被量化的成果。而中国政府最擅长玩数字游戏,因此能从跨国组织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资源。另一方面,相较于农村血污染受害者群体而言,城市男同性恋群体的组织更善于将项目投入转化为量化成果,因此越来越成为政府合作的对象和“项目游戏”的赢家。
这一系列研究发现,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悖论抽丝剥茧地展开,用完整的逻辑链条串起了多重复杂性,也让人对这本即将问世的新书更加期待——可以想见,书中的经验材料一定非常生动丰富。这种新书分享类的访谈并不好做,而本篇访谈的提问者显然事先下了不少工夫,提问很有水平。在此将这篇高质量的访谈分享给大家,并请大家下半年留意本书的出版。
今年下半年,UC Berkeley社会学系龙彦老师令人期待的学术专著Authoritarian Absorption: The Transnational Remak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Politic in China 将正式出版。该书聚焦1990年代以来跨国卫生组织在中国推动的一系列以HIV/艾滋病防治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干预,考察这些跨国干预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并悄然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前段时间,龙彦老师接受了伯克利“社会科学矩阵”(social science matrix)平台的采访 (https://matrix.berkeley.edu/research-article/yan-long/ ),详细介绍了这本新书的主要内容:跨国组织为何在中国推动关于HIV/艾滋病防治的公共卫生干预,中国政府为何接受这些干预,以及这些干预有何效果。龙彦尤其强调,这些跨国干预虽然有效助推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两重“副作用”。
一方面,这些跨国干预强化了中国政府通过间接、弹性手段来镇压、管治社会运动的能力,增加了威权政体的韧性;另一方面,这些干预也造成了中国民间艾滋权益运动内部的分化:城市男同性恋群体的组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话语权,而农村血污染受害者群体则越来越被边缘化。追根溯源,这两重“副作用”都源自于跨国干预的方式:这些来自西方的公共卫生干预越来越“项目化”,强调可被量化的成果。而中国政府最擅长玩数字游戏,因此能从跨国组织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资源。另一方面,相较于农村血污染受害者群体而言,城市男同性恋群体的组织更善于将项目投入转化为量化成果,因此越来越成为政府合作的对象和“项目游戏”的赢家。
这一系列研究发现,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悖论抽丝剥茧地展开,用完整的逻辑链条串起了多重复杂性,也让人对这本即将问世的新书更加期待——可以想见,书中的经验材料一定非常生动丰富。这种新书分享类的访谈并不好做,而本篇访谈的提问者显然事先下了不少工夫,提问很有水平。在此将这篇高质量的访谈分享给大家,并请大家下半年留意本书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