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書庫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not specified


想象、思考、怀疑、批判
*工作日4更,周末杂志*
热爱书籍,请购买正版

Related channels  |  Similar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not specified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小小小小的人间.epub
48.9Mb
《小小小小的人间》
作者: 李彬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出版年: 2024-3
页数: 276

知名插画师「李彬BinLee」高人气#人间日常#纪实手绘作品集火热出炉。

7年持续创作曝光,2000万浏览量,这座小小小小的人间人气满满。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选用他的画,《读库》和《亚洲插画师图鉴》重推他的画。

·

《小小小小的人间》是由李彬BinLee创作的“人间日常”图文故事集。他以“第一视角”观察正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小确幸和小烦恼、小欢喜和小哀愁,并以简单温馨的笔触描绘出诸多“陌生朋友”的闪光时刻。七年蕴藉,一朝集结,全书精选140余幅“人间日常”系列中的画作,特别收录他100余篇诗意般的随笔,这座“小小小小的人间”就此建成。

·

“小小的快乐和小小的烦恼,相加的总和就是我的人间。”——李彬

#绘本 #插画 #漫画 #艺术 #手绘 #生活 #日常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_田中光Chinese_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pdf
9.8Mb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作者: [日] 田中光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生理用品の社会史
译者: 曹逸冰
出版年: 2025-1
页数: 320

日文版:
生理用品の社会史 https://t.me/MothLib/18276

“女性有月经是天经地义的啊”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

· 卫生巾问世前,女性如何处置经血?

· 月经为何被视作禁忌,变成身体不洁的表现?

· 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如何阻碍女性进入社会?

· 女性卫生用品是如何发展的?

· 每一位女性的一生要用掉多少片卫生巾?

……

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然而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以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演变为主线,介绍了卫生巾问世之前女性的经血处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禁忌,聚焦日本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的诞生、没落和其成就的社会意义,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及其问题等。

卫生巾的出现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仅是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也揭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更展现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

*日本历史社会学家田中光女士的代表作,长销10年,重印10次

#月经 #卫生巾 #生理用品 #生理期 #女性 #社会 #历史


明 陆治《榴花小景图》


《题孤山寺石榴花示诸僧众》
(唐)白居易

石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诗歌




性与法律_从古希腊到二十一世纪_美_杰弗里_R_斯通_何远_译Chinese_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pdf
101.8Mb
《性与法律》
作者: [美] 杰弗里. R. 斯通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品方: 麦读MyRead
副标题: 从古希腊到二十一世纪
原作名: Sex and the Constitution: Sex, Religion, and Law from America's Origins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译者: 何远
出版年: 2022-7
页数: 736

自人类建立法律以来,“性”一直是法律力图规制的内容,婚姻、避孕、堕胎、淫秽、同性性行为等议题在不同时代都曾引起激烈的斗争。《性与宪法》以古代性观念、性风俗为起点,又从美国建国之初的立宪理念,讲到 19—21世纪美国性道德和性观念的演化,再到美国Z高法院在格列斯伍德诉康涅狄格州案(避孕)、罗伊诉韦德案(堕胎)、奥贝格费尔诉侯吉斯案(同性婚姻)等一系列涉性判决中扣人心弦的观点以及判决背后生动的时代背景,史诗般地讲述了「性」与「法律」相互碰撞的精彩历程。

#历史 #法律 #性 #宪法




半透明鏡.epub
15.9Mb
Pamela_Kyle_Crossley_A_Translucent_Mirror_History_and_Identity_in.pdf
4.4Mb
《半透明鏡》
作者: 柯嬌燕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清帝國意識型態下的歷史與認同
原作名: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译者: 賴芊曄
出版年: 2024-10-11
页数: 384

榮獲2001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

◆新清史是什麼?

新清史是1990年代發源於美國漢學及歷史學界的學派,代表學者有羅友枝、歐立德、濮德培、柯嬌燕等人。該學派從「少數滿洲人如何統治廣大且複雜的中國」、「由滿洲人建立的王朝對中國傳統(漢人)的歷史論述有何影響」這兩個問 題意識出發,試圖從「非中原王朝史觀」、「內亞/東亞帝國史觀」、「非漢族中心主義」、「多民族」視角,來重新修正、書寫過往的清代史。

◆柯嬌燕的《半透明鏡》最大貢獻為何?

本書梳理複雜多元的清代前期歷史,提出一套理論框架,進而對早期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與歷史書寫及身分認同之間的關係,有全面且深入的解釋。

◆半透明鏡是什麼意思?

對古代皇帝來說,鏡子有兩個意涵,一是具有道德或規勸意涵,「歷史之鏡」可以指出統治者的缺失,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歷史之鏡」在帝國的意識形態上,卻是不透明的,其起源、動機及手段都被刻意隱匿,本書期望能揭露當時的主旋律,進而讓意識形態的形象變成可見的、半透明的。

◆什麼是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

由於清帝國是由皇帝所統治,我們可以將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跟清帝國的「皇權」視為互為表裡、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清代的皇帝會利用政治、文化、經濟、儀式等手段拓展皇權的影響力。具體操作上,皇帝會利用詔令、日記、紀念碑文等官方文件,並以多語言形式(滿文、漢文、蒙文等)來強化皇權的正當性與普世性,皇帝應統御率土之濱,皇帝應撫育普天之下所有子民。

◆清帝國的意識形態與現代中國

清帝國在試圖在強化國家權力的同時,也同時維持政治組織上的相對多元及獨立性,例如始終維持著高度獨立狀態的蒙古與西藏,這是清帝國從本質上有別中國歷代王朝的關鍵之處。清帝國並非單純的「漢化帝國」或「滿洲帝國」,而是建立在「多元且統一」意識形態上的多民族帝國,這最終深深影響了現代中國的國家/民族認同之建構。

#历史 #清史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 #台版 #英文




复活节游行.epub
217.7Kb
《复活节游行》
作者: (美)理查德·耶茨 / Richard Yates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Easter Parade
译者: 孙仲旭
出版年: 2009-11
页数: 235

“格兰姆斯家的两姐妹都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回过头看,总是让人觉得问题始自她们父母的离婚。”

孩提时代的萨拉和爱米莉便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在爱米莉眼中,理智的姐姐总是高高在上,她嫉妒姐姐与爸爸(爸爸因为离婚而离开了她们)的关系,也嫉妒姐姐后来看似美满的婚姻。爱米莉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那么安全也异于传统的道路,所有的风流情事都无法真正满足她。虽然联系姐妹的纽带一直存在,但是她们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

* * *

二十世纪最具洞察力的作家。

——《泰晤士报》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之一。

——《周日电讯》

自福楼拜以来,鲜少有人像此书作者一样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妇女表达出那么深切的同情。

——库尔特·冯内古特

#小说 #文学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_俄罗斯_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epub
436.3Kb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作者: [俄罗斯]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
译者: 姜明河
出版年: 2025-3-1
页数: 22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首部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古拉格群岛》的前身

.

【编辑推荐】

🔶 “一天”长于百年

🔶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

🔶 苏联第一部描写劳改营的小说,解冻文学代表作

🔶 历史并不是总是那么光辉,有时它会让我们羞愧难当

🔶 布面精装典藏版

.

【内容介绍】

伊万·杰尼索维奇·舒霍夫原是集体农庄庄员,德苏战争中上前线作战,不幸被德军俘虏,但趁机逃回部队,却又遭逮捕审查,在苏联反间谍机关的严刑逼供下,为了活命的他被迫承认自己是德国间谍,以叛国罪被判刑十年,送入特别劳改营。

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白描笔法,集中描写了舒霍夫这个小人物在劳改营中度过的漫长而艰辛的一天,通过大量的细节在平淡无奇的夹叙夹忆中描绘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阴郁图景,展示了主人公走过的坎坷一生。

这部小说是索尔仁尼琴的公开发表的首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苏联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小说,无疑成为当时苏联文坛一件轰动性的事件,也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关注,作者也因此一跃成名。

#小说 #文学 #经典 #索尔仁尼琴


配图 / Nirav Patel


时感(4)

我们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希望,
然后再受辱,痛苦,挣扎,死亡,
因为在我们明亮的血里奔流着勇敢,
可是在勇敢的中心:茫然。

我们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希望,
它说:我并不美丽,但我不再欺骗,
因为我们看见那么多死去人的眼睛,
在我们的绝望里闪着泪的火焰。

当多年的苦难以沉默的死结束,
我们期望的只是一句诺言,
然而只有虚空,我们才知道我们仍旧不过是
幸福到来前的人类的祖先,

还要在无名的黑暗里开辟起点,
而在这起点里却积压着多年的耻辱:
冷刺着死人的骨头,就要毁灭我们一生,
我们只希望有一个希望当做报复。


作者 / 穆旦

#诗歌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_以简牍材料为中心_晋文Chinese_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epub
687.5Kb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
作者: 晋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以简牍材料为中心
出版年: 2021-4
页数: 496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讨论简牍材料中的土地制度,尤其学界存在争议或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书中不仅细致地研究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探寻历史规律,努力揭示土地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数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对战国秦汉土地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秦汉 #战国 #制度 #土地制度 #政治 #社会 #历史




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聯經中國史】.epub
35.6Mb
《華麗的貴族時代》
作者: 呂春盛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副标题: 魏晉南北朝史
出版年: 2024-2-1
页数: 588

黑暗世界與多元璀璨文化並存的時代

突破「中華世界」的新國際秩序,

矛盾對立、相映而生,中國歷史上最糾纏難解的一段。

魏晉南北朝是激烈變動的時代,舊體制崩潰,亟需新秩序穩定社會。貴族是這個時代的核心,他們壟斷統治階層、加劇社會分化、激化異族起而自立;他們成就輝煌,不僅在藝術、文學等領域卓著,也促生新自覺與新思潮,創造豐富的玄學思想,更讓佛教、道教快速發展並深入民間。他們既是僵化的特權階級,高壓的統治者,卻也是平民的守護者、文化的傳承創新者。

本書統合學界最新研究,以多元視角爬梳魏晉南北朝紛亂的局勢,指出在此文化多元交流時期,外族首次入主中原並自視正統,漢族與周邊民族關係劇烈變化,國際秩序因此生變。以亞洲史、世界史的視野,民族問題、社會經濟的角度,探討四百年動盪的根本原因,更並重文化、宗教、經濟等面向之發展。透過重新審視階層的極端分裂、族群之間的矛盾抗爭、通貨膨脹與緊縮夾纏的經濟,重構出豐富多元的中古世界圖像,深刻描繪魏晉南北朝的光與影。

#历史 #文化 #社会 #经济 #战争 #魏晋南北朝 #台版




美国小史_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Chinese_新星出版社.pdf
10.4Mb
《美国小史》
作者: [美] 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A Littl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译者: 曾毅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384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故事。

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或许,可以从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讲起,全球化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世界的东半边和西半边不再彼此隔绝。也可以从五月花号载着一群“朝圣者”登陆讲起,这片陌生的土地被称为“新英格兰”,于是“旧欧洲”在“新大陆”开枝散叶,西方文明翻开了新篇。

可是,等等,这些都只是一小群白人的故事。那些在哥伦布抵达之前就世代居住于此的美洲原住民会讲述另一个故事,关于侵略和瘟疫、驱逐和杀戮。那些从遥远非洲被贩运而来的黑人也有自己的故事要讲,关于劫掠和奴役、压迫和反抗。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的妻子阿比盖尔会告诉你,她的丈夫虽然在那份“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上签了字,私下里却声称女性因“柔弱”而不适于承担投票或是“管理国政”这样的大事。

故事从来都不止一种讲法。“合众为一”的旗帜下众声喧哗。作者戴维森以其宏阔的史学视野、精湛的写作技艺,和饱含温情、又不失犀利批判的笔触,将所有这些故事编织成一幅杂色斑斓的挂毯,娓娓细述这个国家的辉煌,也毫不讳言它的堕落和失败。

#历史 #美国历史 #美国 #通史

20 last posts sh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