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时,每个人都有其应得的面容。」这句话来自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而有不少研究也支持了奥威尔的观察,表明多年来面部外观的变化可能受到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影响。
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改变自己的外貌,以适应自己的姓名。研究者试图确定父母是否根据婴儿的外观选择姓名;或者个人的面容外貌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以与与他们姓名相关联的社会刻板印象保持一致。
这项研究(Zwebner et al 2024)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ANS)上,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以色列赖赫曼大学 Arison 商学院的 Yonat Zwebner 博士、Moses Miller 博士以及 Jacob Goldenberg 教授,并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Noa Grobgeld 和 Ruth Mayo 教授合作。
给定的姓名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社会标签。此前的研究表明,个人的面容可以反映其姓名。这项研究则探讨了这种「面容-姓名匹配效应」(face–name matching effect)的起源:姓名是否基于先天的面容特征给出,还是个人的面容外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姓名相匹配。
研究人员的假设基于一个观念——姓名是一种承载社会意义和期望的刻板印象,最终会使人们对特定面孔的「正确姓名」形成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内化了与其姓名相关的特征和期望,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份和选择中。面部外观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一过程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是,人们根据这些期望选择特定的特征,例如发型、眼镜、妆容;间接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面部外观的其他行为,例如面部表情。 面部-姓名匹配效应背后的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部外观可能会发生变化,最终反映我们「应该」看起来的样子。
研究人员还提及了语言学中的一种现象——波巴/奇奇效应(bouba/kiki effect),即当被问及何为bouba、何为kiki时,有 90% 以上的受试者会认为较圆滑的形状是 bouba,而有尖角的形状是 kiki。父母在婴儿出生前想好了一个名字,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生时,却觉得这个名字不合适,于是不得不更改。这种经历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婴儿出生时的长相「天生」就与特定的名字相关联,从而导致父母为婴儿取一个与长相匹配的名字,但这一猜想至今尚未得到实证检验。
在研究中,9 至 10 岁的儿童和成人被要求将面孔与姓名匹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正确地将成人的面孔与相应的姓名匹配,显著高于随机水平。然而,当涉及到儿童的面孔和姓名时,参与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关联。
在研究的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对机器学习系统喂食了包含大量人类面部图像的数据库。计算机发现,同名成年人的面部特征彼此之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不同名成年人的面部特征。相反,同名儿童与不同名儿童之间的面部特征没有发现显著的相似性。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一个人的面容与姓名之间的相似性来自于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面容外貌在长时间内会改变,以与与姓名相关的社会刻板印象相一致。这些刻板印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例如著名人物、圣经含义。刻板印象相关的特征不一定天生,但可能通过自我实现预言发展而来。
有趣的是,发现表明,尽管孩童较早就能学会识别姓名所涵的刻板印象,但在其面部特征表现这些刻板印象方面,直到发展后期才开始出现。大多数关于面部特征推断的发展研究都集中在儿童作为社会感知者上,关于特质何时开始在儿童面部特征中表现出来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则发现,人们首先学会作为感知者识别姓名的刻板印象,之后才可能自己表现出这些刻板印象。可能是在一个人的外貌表现出来之前,一个人的名字对其个性有影响。
至于熟悉了他人刻板印象与自己表达这些刻板印象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看起来像姓名的年龄、可能影响表现这种效应程度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儿童面孔到成人面孔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使姓名与面孔匹配的准确性等问题还有待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其研究突显的效应存在更广泛意义,即社会期望的深远影响,证明了社会构建或结构确实存在,而这是迄今为止几乎无法通过实证研究测试验证的。社会结构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外貌。此外,这也可能意味着其他的比姓名更为重要的个人因素,例如性别、种族,或许对成长也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外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和刺激目标是来自讲希伯来语的以色列人,机器学习研究的刺激目标则来自美国数据库。不知道在其他国家和语言使用者中,会不会出现类似的现象,或有其他刻板印象组成的因素带来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改变自己的外貌,以适应自己的姓名。研究者试图确定父母是否根据婴儿的外观选择姓名;或者个人的面容外貌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以与与他们姓名相关联的社会刻板印象保持一致。
这项研究(Zwebner et al 2024)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ANS)上,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以色列赖赫曼大学 Arison 商学院的 Yonat Zwebner 博士、Moses Miller 博士以及 Jacob Goldenberg 教授,并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Noa Grobgeld 和 Ruth Mayo 教授合作。
给定的姓名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社会标签。此前的研究表明,个人的面容可以反映其姓名。这项研究则探讨了这种「面容-姓名匹配效应」(face–name matching effect)的起源:姓名是否基于先天的面容特征给出,还是个人的面容外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姓名相匹配。
研究人员的假设基于一个观念——姓名是一种承载社会意义和期望的刻板印象,最终会使人们对特定面孔的「正确姓名」形成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内化了与其姓名相关的特征和期望,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份和选择中。面部外观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一过程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是,人们根据这些期望选择特定的特征,例如发型、眼镜、妆容;间接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面部外观的其他行为,例如面部表情。 面部-姓名匹配效应背后的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部外观可能会发生变化,最终反映我们「应该」看起来的样子。
研究人员还提及了语言学中的一种现象——波巴/奇奇效应(bouba/kiki effect),即当被问及何为bouba、何为kiki时,有 90% 以上的受试者会认为较圆滑的形状是 bouba,而有尖角的形状是 kiki。父母在婴儿出生前想好了一个名字,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生时,却觉得这个名字不合适,于是不得不更改。这种经历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婴儿出生时的长相「天生」就与特定的名字相关联,从而导致父母为婴儿取一个与长相匹配的名字,但这一猜想至今尚未得到实证检验。
在研究中,9 至 10 岁的儿童和成人被要求将面孔与姓名匹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正确地将成人的面孔与相应的姓名匹配,显著高于随机水平。然而,当涉及到儿童的面孔和姓名时,参与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关联。
在研究的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对机器学习系统喂食了包含大量人类面部图像的数据库。计算机发现,同名成年人的面部特征彼此之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不同名成年人的面部特征。相反,同名儿童与不同名儿童之间的面部特征没有发现显著的相似性。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一个人的面容与姓名之间的相似性来自于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面容外貌在长时间内会改变,以与与姓名相关的社会刻板印象相一致。这些刻板印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例如著名人物、圣经含义。刻板印象相关的特征不一定天生,但可能通过自我实现预言发展而来。
有趣的是,发现表明,尽管孩童较早就能学会识别姓名所涵的刻板印象,但在其面部特征表现这些刻板印象方面,直到发展后期才开始出现。大多数关于面部特征推断的发展研究都集中在儿童作为社会感知者上,关于特质何时开始在儿童面部特征中表现出来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则发现,人们首先学会作为感知者识别姓名的刻板印象,之后才可能自己表现出这些刻板印象。可能是在一个人的外貌表现出来之前,一个人的名字对其个性有影响。
至于熟悉了他人刻板印象与自己表达这些刻板印象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看起来像姓名的年龄、可能影响表现这种效应程度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儿童面孔到成人面孔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使姓名与面孔匹配的准确性等问题还有待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其研究突显的效应存在更广泛意义,即社会期望的深远影响,证明了社会构建或结构确实存在,而这是迄今为止几乎无法通过实证研究测试验证的。社会结构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外貌。此外,这也可能意味着其他的比姓名更为重要的个人因素,例如性别、种族,或许对成长也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外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和刺激目标是来自讲希伯来语的以色列人,机器学习研究的刺激目标则来自美国数据库。不知道在其他国家和语言使用者中,会不会出现类似的现象,或有其他刻板印象组成的因素带来不同的影响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