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发热门诊 #排队 #院感 #医疗资源 #挤兑 #慢性病 #透析 #重症 #ICU #药品 #快递 #物流
【放开之后:发热门诊排队、院感无法遏制、药品供应紧张、物流效率下降】
在疫情较严重地区,发热门诊一度排起长龙。仅以人均医疗资源远超全国的北京为例,12月7日,北京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但当晚依旧有多位患者称前往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需排队2-4小时,另有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预留电话无法接入。12月8日、9日晚,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发现,确实有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前大排长队。在朝阳医院,有市民反馈其排队时间已超五小时,也有市民表示观察到部分体弱的人在长时间排队后甚至出现了呕吐症状。12月9日晚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前,中国青年报采访一位70多岁的老年就诊者,她蹲在地上休息,自述有血液病,体温升高到39度后拨打120,得知前面还有50人等候,就和家人自行来到医院现场排队就诊。12月11日,财新拨打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感冒发烧可前来挂号就医,让医生诊断后开药,但他表示“现在人多,药也不一定全”。12月12日,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院感无法遏制,冲击很快就会传导到普通门诊和病房。北京一名三级医院骨科医生称,近期门诊发现多名阳性,医护因为密接或感染,已经减员20%,剩余的医生只能更密集地排班。#广州 一名内科医生也明显感觉到压力增加,医院抽调了2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方舱,至今未归,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该医生所在的内科门诊从前每天开6个诊室,现在只能开2—3个,“如果病人继续增加,压力恐怕难以承受。”#北京 一位三甲综合医院的工作人员向八点健闻透露,仅一日之内,他所在的医院便测出来700多医护阳性,部分专科近乎全员中招,最后只能留一位医生坚守科室。北京另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里,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这个数字,约是该院官网上公布的全院职工数的20%。
患者已初尝“就医难”。#青岛 的杨晓心急如焚。12月4日,她四岁的孩子烧到39.5摄氏度,因周边发热门诊大面积关停,只能在家中自行服药。三天后,高热未退,她打遍全市大医院、小诊所的电话,跑了三家医院,终于找到一家同意收治的新冠定点治疗医院。“ #石家庄,高翔同样煎熬。他的母亲是肺癌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化疗。11月20日,母亲病情加重,但医院通知病床紧张,无法住院。三天后,肿瘤医院被征为定点医院,日间化疗门诊关停,只好改为去卫生所打针。11月28日,母亲被查出高危并发症肺栓塞,血氧率一度低至65%,几经辗转才住进一家三甲医院的隔离病房,五天后被检出新冠阳性。#北京 不少医院的肿瘤科都已停诊,只收治危重病人,病友组织发现近期有数千人无法正常化疗。#哈尔滨 一名肾小球肾炎患者林升说,他原本需要每2天做一次透析,但已经暂停6天。“医院出现阳性,透析室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被隔离了。外地有一批护士来支援,但也杯水车薪。一个楼层里30个透析的病人中,就有23个阳性,后来都去了传染病医院隔离,传染病医院只有一台透析机,根本无法保证能透析。
更令业内医疗专家担忧的,是新冠重症的“后滞”挤兑威胁——届时,压力将从发热门诊贯穿至重症病房。王广发称,“绝大多数新冠病人症状较轻,但在庞大的总基数下,仍可能出现绝对数量较高的重症病人,造成医疗资源相对紧张。”有医护表示,“最大的担心是,阳性患者以后如果越来越多,医护人员80%到岗率可能很难达到,目前科里感染的同事症状都较重,几乎个个高烧39度、浑身酸痛,没有无症状的。带病坚持上岗,万一出了医疗差错,也会很麻烦。”2022年初,#香港 第五波疫情之时,公立医院的急症室严重超负荷,多家公立医院爆满,病房使用率超过100%。#新加坡 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阶段后,10月,新加坡公立医院隔离病床入住率将近90%,ICU病床入住率超过三分之二。由于ICU人手紧张,普通病房的医护被调往ICU支援,进一步加剧了普通病房的压力。
而在很多中国普通城市,这将是与阳性病例的第一次交手,医疗机构的压力陡然增加。在这些中国最普通的地市级里,往往人口百万,城市里的几家三甲医院,仅能勉强覆盖当地人口的医疗资源。对于零经验、没资源、缺人手的地方普通三甲医院来说,大城市医院的模板做法似乎格格不入。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留给这些医院的窗口期不多了。
多款药品也出现供应紧张。12月以来,随着全国陆续放开对“四类药品”的管控,不再进行实名制登记,部分地区疫情较严重,不断推高购药需求,导致“四类药品”短期内供不应求。目前,电商平台已难觅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品现货,部分仍能下单的需要等待4至10天才能发货,甚至要限购。北京多家药店称,连花清瘟、布洛芬已断货,到货日期不定,许多药店由于忙不过来,停止了线上接单,优先满足到店需求。12月10日,财新在房山区一家药店看到,前来买药的人已经排起长队,有店内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并告知大家哪些药品已经售空。广州、成都、济南、郑州的多家药店和多名居民则告诉财新,连花清瘟和抗原试剂盒在线下很难买到,其他感冒药基本都有货。
线上平台大多商家出现缺货,随之而来的是涨价。12月初以来,在各类电商卖家、团购小程序上,抗原试剂盒从之前常见的每份3-4元涨至6元、7元甚至10元。一名北京居民告诉财新,12月6日她在朝阳区和丰台区先后进入4家线下药店想购买连花清瘟,其中3家已售完,唯一仍有货的药店已涨价到150元一盒。不仅是北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广州、武汉、重庆等多城市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购药难问题。广州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多个药店反馈,抗原、连花清瘟、布洛芬和美林最为紧俏。受此影响,#韩国 食品药品安全部最近警告韩国制药公司注意国内感冒药的生产和供应即将中断,目前中国占韩国进口感冒药原料的37.5%,日本和印度分别占11.7%和10.5%。#香港 具有止痛退烧成分的退烧药基本全部售罄,或与港人为内地亲朋代购药物有关,不过香港本地疫情近期也明显升温。
快递和外卖效率也有明显下降。疫情新形势下,快递员感染风险加剧,让本来就不多的快递员数量再次雪上加霜,人手短缺。快递员暴露风险高、收入减少,导致快递员数量减少,与此同时更多的快递因无法及时送达,停滞在网点甚至中转仓。“最后一公里”卡壳,影响着快递运营的其他环节。深度科技院院长张孝荣对钛媒体APP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门发布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公路货运量还是快递揽投量,在近期均出现了快速下滑。由于物流效率下降,很多东西的采购变得更难了。有网友称,这几天需求度比较高的抗原、N95口罩、各种退烧药、感冒药等等,买到了也送不来。(财新1、2、3、4)(经济观察网)(财联社)(中国青年报)(八点健闻)
【放开之后:发热门诊排队、院感无法遏制、药品供应紧张、物流效率下降】
在疫情较严重地区,发热门诊一度排起长龙。仅以人均医疗资源远超全国的北京为例,12月7日,北京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但当晚依旧有多位患者称前往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需排队2-4小时,另有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预留电话无法接入。12月8日、9日晚,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发现,确实有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前大排长队。在朝阳医院,有市民反馈其排队时间已超五小时,也有市民表示观察到部分体弱的人在长时间排队后甚至出现了呕吐症状。12月9日晚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前,中国青年报采访一位70多岁的老年就诊者,她蹲在地上休息,自述有血液病,体温升高到39度后拨打120,得知前面还有50人等候,就和家人自行来到医院现场排队就诊。12月11日,财新拨打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感冒发烧可前来挂号就医,让医生诊断后开药,但他表示“现在人多,药也不一定全”。12月12日,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院感无法遏制,冲击很快就会传导到普通门诊和病房。北京一名三级医院骨科医生称,近期门诊发现多名阳性,医护因为密接或感染,已经减员20%,剩余的医生只能更密集地排班。#广州 一名内科医生也明显感觉到压力增加,医院抽调了2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方舱,至今未归,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该医生所在的内科门诊从前每天开6个诊室,现在只能开2—3个,“如果病人继续增加,压力恐怕难以承受。”#北京 一位三甲综合医院的工作人员向八点健闻透露,仅一日之内,他所在的医院便测出来700多医护阳性,部分专科近乎全员中招,最后只能留一位医生坚守科室。北京另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里,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这个数字,约是该院官网上公布的全院职工数的20%。
患者已初尝“就医难”。#青岛 的杨晓心急如焚。12月4日,她四岁的孩子烧到39.5摄氏度,因周边发热门诊大面积关停,只能在家中自行服药。三天后,高热未退,她打遍全市大医院、小诊所的电话,跑了三家医院,终于找到一家同意收治的新冠定点治疗医院。“ #石家庄,高翔同样煎熬。他的母亲是肺癌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化疗。11月20日,母亲病情加重,但医院通知病床紧张,无法住院。三天后,肿瘤医院被征为定点医院,日间化疗门诊关停,只好改为去卫生所打针。11月28日,母亲被查出高危并发症肺栓塞,血氧率一度低至65%,几经辗转才住进一家三甲医院的隔离病房,五天后被检出新冠阳性。#北京 不少医院的肿瘤科都已停诊,只收治危重病人,病友组织发现近期有数千人无法正常化疗。#哈尔滨 一名肾小球肾炎患者林升说,他原本需要每2天做一次透析,但已经暂停6天。“医院出现阳性,透析室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被隔离了。外地有一批护士来支援,但也杯水车薪。一个楼层里30个透析的病人中,就有23个阳性,后来都去了传染病医院隔离,传染病医院只有一台透析机,根本无法保证能透析。
更令业内医疗专家担忧的,是新冠重症的“后滞”挤兑威胁——届时,压力将从发热门诊贯穿至重症病房。王广发称,“绝大多数新冠病人症状较轻,但在庞大的总基数下,仍可能出现绝对数量较高的重症病人,造成医疗资源相对紧张。”有医护表示,“最大的担心是,阳性患者以后如果越来越多,医护人员80%到岗率可能很难达到,目前科里感染的同事症状都较重,几乎个个高烧39度、浑身酸痛,没有无症状的。带病坚持上岗,万一出了医疗差错,也会很麻烦。”2022年初,#香港 第五波疫情之时,公立医院的急症室严重超负荷,多家公立医院爆满,病房使用率超过100%。#新加坡 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阶段后,10月,新加坡公立医院隔离病床入住率将近90%,ICU病床入住率超过三分之二。由于ICU人手紧张,普通病房的医护被调往ICU支援,进一步加剧了普通病房的压力。
而在很多中国普通城市,这将是与阳性病例的第一次交手,医疗机构的压力陡然增加。在这些中国最普通的地市级里,往往人口百万,城市里的几家三甲医院,仅能勉强覆盖当地人口的医疗资源。对于零经验、没资源、缺人手的地方普通三甲医院来说,大城市医院的模板做法似乎格格不入。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留给这些医院的窗口期不多了。
多款药品也出现供应紧张。12月以来,随着全国陆续放开对“四类药品”的管控,不再进行实名制登记,部分地区疫情较严重,不断推高购药需求,导致“四类药品”短期内供不应求。目前,电商平台已难觅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品现货,部分仍能下单的需要等待4至10天才能发货,甚至要限购。北京多家药店称,连花清瘟、布洛芬已断货,到货日期不定,许多药店由于忙不过来,停止了线上接单,优先满足到店需求。12月10日,财新在房山区一家药店看到,前来买药的人已经排起长队,有店内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并告知大家哪些药品已经售空。广州、成都、济南、郑州的多家药店和多名居民则告诉财新,连花清瘟和抗原试剂盒在线下很难买到,其他感冒药基本都有货。
线上平台大多商家出现缺货,随之而来的是涨价。12月初以来,在各类电商卖家、团购小程序上,抗原试剂盒从之前常见的每份3-4元涨至6元、7元甚至10元。一名北京居民告诉财新,12月6日她在朝阳区和丰台区先后进入4家线下药店想购买连花清瘟,其中3家已售完,唯一仍有货的药店已涨价到150元一盒。不仅是北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广州、武汉、重庆等多城市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购药难问题。广州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多个药店反馈,抗原、连花清瘟、布洛芬和美林最为紧俏。受此影响,#韩国 食品药品安全部最近警告韩国制药公司注意国内感冒药的生产和供应即将中断,目前中国占韩国进口感冒药原料的37.5%,日本和印度分别占11.7%和10.5%。#香港 具有止痛退烧成分的退烧药基本全部售罄,或与港人为内地亲朋代购药物有关,不过香港本地疫情近期也明显升温。
快递和外卖效率也有明显下降。疫情新形势下,快递员感染风险加剧,让本来就不多的快递员数量再次雪上加霜,人手短缺。快递员暴露风险高、收入减少,导致快递员数量减少,与此同时更多的快递因无法及时送达,停滞在网点甚至中转仓。“最后一公里”卡壳,影响着快递运营的其他环节。深度科技院院长张孝荣对钛媒体APP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门发布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公路货运量还是快递揽投量,在近期均出现了快速下滑。由于物流效率下降,很多东西的采购变得更难了。有网友称,这几天需求度比较高的抗原、N95口罩、各种退烧药、感冒药等等,买到了也送不来。(财新1、2、3、4)(经济观察网)(财联社)(中国青年报)(八点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