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精选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Китай,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Книги


感谢支持和关心我们众多读者朋友,我们将从投稿中筛选出真实、善意、公允的内容,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真正服务于读者的内容精选。

Связанные каналы  |  Похожие каналы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Китай,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Книги
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льтр публикаций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什么意义呢?我给大家讲个例子吧。我有个朋友,是男性的情感专家,他真的人是非常好的。有一次赶上他在直播,我就顺道拐进去听。

然后有个女生连麦,就讲她男友把她甩了,她非常不甘心这个事,觉得憋屈,想要分手费。但是讲着讲着,就讲道怎么和男友在一起的,就是那男友是那个公司老板,非得带她去按脚,然后就在洗手间里跟她搞了。她当时是不乐意的也有反抗和明确拒绝的。后来那男的就说自己是真喜欢她。她就觉得那就处一处吧。

我一听,这就是强奸啊。这男的说喜欢她就是怕她去报警啊,然后就给她灌迷魂汤。只要她当时犹豫,没有尽快去报警,然后这男的再跟她搞几次,买点便宜小礼物,过段时间再甩了她。她再想报警就很难说清楚第一次是被强奸了。

但主要是因为,那女孩当时心理受了很大伤害,产生了应激反应,有了阻抗和逃避,不愿意面对自己是被强奸的这个事实,就也自我洗脑。觉得自己是爱上那男的了,在直播间里也一直在跟我朋友说,自己是谈恋爱被分手了。搞得我那个朋友也被她带跑偏了,也没听出来。

说实话,就是因为我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一下就听出来了。她那个心路历程,自我欺骗,和书里的小女孩一摸一样,这在心理学上也是说得通的。如果我没看过这本书,我也会很容易被这女孩的叙述带跑。

但很少来访者能像一个作家这样,写得这么明白。很多女孩三十岁了,都还跟十四岁一样,并不成熟。而且收到巨大心理创伤,应激的反应之一,就是拒绝承认和逃避事实。正是因为我看过这本书,我才明白她们为啥觉得特别憋屈,想去要赔偿。因为当初就是强奸。

我后来和这个朋友吃饭时就说起这个事,指出他当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强奸,他当时还劝女孩恋爱分分合合很正常,不要太纠结,要放手。但后来他也反应过来了,可是已经过去了。

我就跟这个朋友就说过,如果你学心理学,又是做情感咨询的,请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它非常重大。 source


我同事的桌面和屏保。笑死。 source


别人问我在农村靠什么活着?

靠雪山大地、日升月落、四时耕种活着。 source


抑郁症 source


“勇气是一块需要被锻炼的肌肉,勇气不会像雨水一样在某一个周五下午3点无端降落在你身上,不可能。 ” source


如果你穿越回唐朝的除夜,走在街上可能会遇上一些心事重重,避开行人的妇女,怀中似乎还揣着什么东西。这是一项延续到清代,在除夕或岁首举行的占卜仪式:镜听。在除夕千灯莹耀,万户团聚之时,这些妇女大多是丈夫和孩子离家在外,仍孤身一人,她们便会默念所关心之事,对灶神虔诚祝拜后怀揣一面镜子出门。户外夜深风冷,妇女用衣服掩住镜子的光芒,还要避开来人的目光,因为绝不能让人知道她正在“镜听”,同时这期间她听到路人说的第一句话,便决定了占卜之事的吉凶。唐代的妇女们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将冰冷的镜子放入怀中,只为听见行人说一句好话。这样她远行的丈夫或孩子也许真的能够平安归来。

王建和李廓两位诗人都写过同名的《镜听词》,详细描绘了女性镜听的情形。

王建:“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

李廓:“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对于普通唐人的一生来说,离别是太过常见的主题;把命运寄托在没有生命的铜镜和陌生人一句随口的话上,纵然显得荒诞可笑,但也让本遥不可及的团圆在即将迎来的新年有了希望。 source


看了三联那篇讲老人租房困境的文章,没想到评论区萦绕着“很正常”“没办法”“就这样”的氛围。

不能说房东没有难处,讲这些也不是为了把责任推给个人。但大家都知道35岁优化和45岁不让摆摊是荒谬而残忍的,是不是也应该能看出来60岁无处安身的可怕之处?还有人表示老人就得自己有房才行。且不说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工作几十年真能顺利攒下买房钱,考虑到医保和养老的现状,老年开支大增以至于需要卖掉房子也是一个概率并不十分低的情况。如果这类问题讨论到最后还是要指向个人必须卖得起房甚至不止一套,普通人被社达观念和绩效主义绑架就又成了必然。逃离一个困境,又掉进另一个困境。

可能人就是容易这样吧,事情没落在自己头上,就觉得主观能动性力大无穷。工作难找,你考个985热门专业的本硕连读不就好了?害怕中年优化,你早点准备一下进tz不就好了?担心医疗/诈骗/食品问题,你多了解健康/法律/食品营养和安全知识不就好了?苦于职场霸凌和骚扰,你多学学怎么高情商处事并早点升职不就好了?很多事关民生的事信息不够透明,你多认识一些各行各业的好朋友不就行了?

说实在的,把这些都做到了,意味着这个人学历闪亮、身体倍儿棒、百科全懂、情商爆表、人脉广博,还有tzn的体面工作(级别还不能低),而这些还仅仅是为了保证人生不踩中大坑。为了起码的安全感,一个人就要拥有这么多好牌,天资和运气都是高级配置。这不奇怪吗?

回到老年人的安家困境,其实那篇文章最后(小标题:不足够的保障)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能。无论是zf牵头做老年人安居保底,还是中介进入市场专门协调房东担心的问题,又或者去借鉴其他地方的办法,每一个方案都不是完美的。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往往不是单一方案,而是多种方案的组合。说到底,这就是让普通人多一些切实可行的选择,A不适合你,那你可以看看B,不行再看看C,而不是A不行就啥都不行。这种探讨永远是有意义的,起码比要求个人使劲卷,以一己之力对抗一切不确定要强。

每个人都会老,更准确地说,每个人都有成为弱者的时候。我非常赞同人不能满脑子都是弱者思维,因为那是一种自我放弃,但是保留对弱者(尤其是处境和此刻的自己不同的弱者)的共情也是很重要的,这不是弱点,而是能力。

#普通人如何清醒地活#

#我们即将面临的老年生活# source


小学上到四年级,孩子对汉语言文字的兴趣已经彻底被耗尽了,说她最讨厌阅读理解,为什么要问那么多又傻又无聊的问题,她根本懒得回答。结果就是天天被老师追着抓去补课,补课就是做更多无聊的阅读理解,她心里有气又没办法,最后就考个八十多分,拉低班级平均分。她问我,语文都这么无聊吗,要是这么无聊,你怎么能天天在那看啊看写啊写。我不知道说什么,就给她读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老舍的《四位先生》,又挑了些列子、庄子的寓言,她笑得东倒西歪,几乎每篇都想背下来,然后问我,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为什么语文课本非要那么无聊?是故意的吗?呃,我说应该是的。 source


【民法典里面关于婚姻房产分割部分又改了】

婚前真的有熟读婚姻法的必要,保护个人财产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传统婚姻里面只能看到越来越利男,隐形付出是看不见的,生育难以得到保障,婚前可以看这本书,是一个离婚律师写的,涉及到婚前婚后财产方面的案例很多,婚姻里就算不得利,至少也保障好自己的财产,电子版大家自取

好的婚姻,要守护…

链接:

提取码:3551

评论区有姐妹分享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读,贴在下面大家也能看看 source


最低工资是一个社会的底线,它代表社会的发展蛋糕分给所有人,没有任何人被抛弃。底层的权利是需要争取的,而在一个开放社会里,他们更有可能争取自己的权利。 source



Показано 11 последних публикац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