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i Lay
Forward from: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睡前消息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医疗资源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