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filter


听大佬说,人到一定年龄后应该到能主动吸引同好的阶段,而不是去为了社交去选择新事物。

听上去是有一定道理,像如果自己都三十多了,都不能靠自己学了或者玩了至少几年的东西吸引同好。
反倒要靠参加新的热门社交活动,听着是有些荒谬。

不过转念一想,像自己这样的普通人根本不能像大佬想象的一样,随着时间在圈子里越来越有名,作出许多成果。
就算十年了, 也根本没人认识自己 ,甚至就连主动参加别的活动的想法都丧失了。

938 1 5 16 38

Summary of the year for the channel "青鸟的频道" from @TGStat


一直都说写代码数学只需要会小学的加减乘除,在不考虑高级情况下倒也没错。
但最近看别人学习意识到还得加个限制, 写面向CPU的代码,异构计算不算。

但凡写游戏图形学或者别的面向GPU的代码,基础单位就不再是数字了,而是矢量和矩阵,自然不能算小学数学。
或者更进一步,跑去写量子计算代码了,基础单元是量子逻辑门,更算不上小学数学了。
这和说学一门其他统统会了后的限制差不多, 也没法直接转写这些玩意的岗位。


喜欢玩游戏的一个原因是游戏作为一项网上娱乐运动,和体育一样看重努力过程。

做普通工作比不过机器,通常只会被说你不够努力或者这行业要被淘汰了。
而玩游戏如果有pvp要素,用程序帮忙通常就只会被骂。
而且在各种排行榜里就算允许用程序,也是不太被关注的,大家都喜欢纯人力的。

而且大家都比较欣赏那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般大海捞针的努力。
像不少游戏都用种子随机,然后某些排行就很看种子质量,然后大家就很欣赏别人大海捞针不断骰种子。
就算明明已经有筛种程序,但大家都觉得这种没有意义,一定要人工来筛。


现在越看某些对技术充满兴趣,无比努力学习的群友,就越觉得之前自己自认对技术很有兴趣里的水分太多了。

现在看与其说是对写代码什么感兴趣,倒不如说是对喜欢这些技术具有的一些属性。
像写代码的所见即所得,就让没耐心学见效周期长的知识的自己很喜欢。

或者是那种代码里各种新工具新框架,能让自己觉得轻松就学到很多新东西。
还有不少环境影响,像在以前的技术群,大家都觉得学的新技术越多越好,能被喊大佬。

然而到了一种阶段,这些带来的兴奋感都逐渐消退了。
各种工具可以让自己少写甚至不写都能得到成果。
学多了新鲜感也在消退,而且工作后大家比起新潮更关注是否有用了。
能跑就不要动,什么都学并不被看好,还不如关注工程。


在当今时代,已经从一年只读几十本书甚至能记住作者名变成了 一年看几万个视频,看十几万个梗图和段子。
而且上网的人数飞涨,曾经不可企及的百万点击也变成了运气好推送给力就送。

在这种条件下,感觉每个创作时间长数量多的群友都曾经“火出圈”过,这个创作可能是视频也可以是P表情包甚至是写KFCV50段子。
只要当时被人看到而且觉得有趣,复制粘贴的复读机群友和各种平台的推送会让更多人看到。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十万乃至百万人看过自己创作的机会吧,就像见过几个群友就随手P了个表情包,被人复制了某天就发现自己表情包好多人在用,还有好多二创,现在偶尔都能看到那种表情包,虽然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图是他P的。


看网上别人平安夜不少要么炫耀圣诞礼物,要么不上线炮火连天,最次也是中国人不过洋节。
自己却在平安夜想象着别人的圣诞幸福生活来写点东西,今天起来一看阅读成绩还惨不忍睹扑街了。


在qq空间,推特这种类小酒馆的社交平台,想要获得关注的话除了像其他平台一样输出高质量内容外。
还可以运用一些社交技巧,例如主动打招呼或者善于聆听。

善于聆听比起输出内容的高谈阔论,这更像提出问题让别人回答。
就像很常见的发张图然后向别人提问:我是里面哪个类型。
还有更简单粗暴的直接问别人推荐XX,甚至还有直接发小学奥数题和开XX大赛的。

然后从结果来看,回复和转发可能比输出内容还高的多。
并且会在其他人粉丝时间线里出现,让更多人认识自己。

这终究是一个社交平台,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和现实一样喜欢愿意理解自己的人。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看的代码都是游戏模组了,正经代码反倒没看过几行。

虽然写代码的人都不喜欢写文档,但是正经用的肯定会找已经有很多人写教程的成熟库。
而玩游戏真没这么多可挑,有的玩就不错了,只能看玩过的人视频或者自己摸索。

但是当花了几个小时死活没弄明白后,就急眼了,直接跑去看作者代码是怎么实现的。


距离你第一次与boss直聘相遇已经过了3年,你今年第一次成为了黄金会员,为自己的求职添加更多助力。

今年你更新了40次简历,boss直聘见证了你的成长。

今年你在boss直聘投递了24300份简历,打了24300次招呼,找工作的努力程度超过了98.5%的人。
收到了117次回复,2次面试邀请,收到次数最多的回复是“不好意思,你的学历水平不符合公司要求”,高达45次。

今年你在社区发过17次帖子,其中最火的是,吸引了300+次回复。

10月1日你睡的很晚,凌晨1点52分还在投递简历,这个XX奶茶店店员岗位吸引了你。

今年你获得的称号是 全年无休找工作的应聘人, 希望明年boss直聘能与你继续度过。


自我感觉今年写了不少,但是p站今年的总结显示一共才写了3w字。
一开始也没什么感觉,但是一看关注的最新一篇就3w字了,瞬间感觉自己短小无力。

关键他写的也是18x,没有贤者模式么。
毕竟像另一位经常拖延的作者所说,写色情作品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因为他要有感觉才会去写,贤者模式不行。
然后写好的色情在感动别人之前首先要感动自己。
于是他写一会就想色色了,然后色色完就进贤者模式了,可能写个几百字就不想写了。


经常建议一些内向的人在某段关系中多向对方提一些需求。
不过实际上真正天生内向到不想提需求的很少,更多的应该只是一次外向终生内向。
在某次被拒绝后留下阴影,所以很畏惧被拒绝。

虽然可能会在网上跟风复读什么 兄弟你好香/想舔玉足,主打一个只说在氛围不会被人骂的。
一旦是私聊就瞬间怂了,变成超级内向人。

不过其实只是把欲望藏起来,只有感觉氛围到了才会说。
例如以前在二次元群说自己是萝莉控就没人会说啥,都司空见惯了。但是说自己是小男娘就不太行,直到现在也能说。

于是只有对方答应更亲密了,感觉不会被拒绝,才会展示自己真实的需求。
然而这就是问题,只有亲密才肯外向,但是不外向怎么亲密呢。


pixiv推出2024年度总结,里面有小说色图创作和观看数据和最常观看的标签。

于是涩涩群都有在互相拷问彼此的xp标签的了。
毕竟只有下半身不会说谎,到底谁是真正的牛头人,谁是真正的男娘控一看便知,


最让人感觉到懂了很多的知识,是统一一些东西的抽象概念,让人知道原来这么多都是一回事。
之后又有个很诱人的想法,自己举一反三,把这个概念继续用到更大的地方。

这通常能给人带来思维的启发,而且给人懂了很多的满足和愉悦感。
不过实际意义上反倒削弱了,因为推广时要把一部分内涵丢弃掉。
就像当一个人说宇宙就是一个计算机时,为了推广到世界,他已经把计算机组成乃至图灵机的概念全丢掉了,实际上通常说的是遵循一定规则运行就是计算机。

而且正所谓一个命题永远是对的时候,它就是无意义的。而做这些推广时,往往把统一的另一面:反例丢掉了。
做任何推广时,很有启发的一步就是停下来问自己,这么多符合,那么反例是什么呢?
其实也就是问自己,推广的边界在哪里,怎么样才能不符合自己的推广。
任何无限的推广,就能发现给不出一个好的反例,一切都符合自己广泛的定义。

4k 11 14 3 27

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有用的一个事情范围,而且这个范围还会变化。
就像不少人有了目标之后,就开始后悔之前浪费时间干这些事了。
例如我之前打那么多游戏不如早点学代码/这么多没用的理论课不如只学专业课。

一般来说自我定位越是专业,认为有用的事情就越少。
自己是普通人这种定位都丢掉的人,连娱乐都认为不应该做了,然而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又很少。
定位很不明确的普通人反倒更快乐,每一件事情都觉得说不定以后都能用上。


AI写代码刚出来那会,记得有人说是要取代程序员,不过由于各种问题这么久一直没成功。
后面卖课的就开始说,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工具的人。
然而即使会了也没见涨薪,寒潮下还是会被开除。

不过最近几个案例说明ai的深刻影响的。
群友公司有的采购了ai工具,还考核程序员的使用量。
要求面向ai开发,使用率不足就开除。

另一边就更加直接了,直接让去用ai工具,还不给出钱。
然后让员工填ai工具效率提升了多少,别人填100%你填20%还被领导质疑。
之后自然也按结果纳入各种绩效考核体系,什么kpi/okr数值得涨。


听说隔壁城市开了家霸王别姬,对我来说属于只见过大城市群友点的东西了。
恰好的是有朋友在那边,就叫它给我带一杯试试大城市人喝的什么样。

拿到手后,一看价格标签20+。大城市群友真富啊,这都能在我这喝四杯了。
然后看到都被压成扁纸片了的吸管,问这是放哪了压的这么厉害,水喝都喝不上来。

没想到朋友说,拿到的时候就长这样就是扁的。
沉思片刻,感慨看来大城市人也觉得很贵啊,都要把吸管压扁,来让奶茶喝慢点,让一杯当几杯喝。


从别人的二次元服装搭配评价来看,可以分成两派。
区别主要在于这个问题,A的头发穿B的衣服以及反过来搭配,到底算cosplay A还是B。

众所周知二次元靠发型发色区别人,同样一般cosplay也有按头发分的。
服装可以穿自己的同人服装,只要假发一样就可以。

但是一般路人不少都是只喜欢那套衣服,尤其是现在特色的手游人物服装设计。
于是只买衣服,脸都可以不看,假发直接忽略了。
在迫害群友中就很常见,当然一般只叫女装,不自称cosplay就是了。


有色情内容的网站里不少都有评论区,但是评论少的可怜,有也都是内容好评。
对作者来说是得不到有价值的反馈,不过也不会担心被说作品不好。

新观众没评论参考就只能自己看了,不过看完大概率也不会评论。
毕竟看色色作品的时候,理智大概率不在线。
如果看完没尽兴肯定马上看另一个色色了,而看完解决了就进入贤者模式瞬间关掉软件了,反正都不会评论了。


对于赛博文盲一直都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在现实也经常被吐槽“你这也不会?”, 就像不会挑菜不会砍价之类的。

所以更多的是认为这只是一种生活差异的问题。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不经过专门学习的情况下,技能和使用范围非常相关。
对于i(互联网)人来说,因为活在网上了,关注头像胜于自己皮肤,皮肤装扮一大堆现实衣服懒得买。网络技能懂得多很自然,但是现实技能基本缺失。

但是对于现充来说, 网上只是玩玩而已,关注度非常低。更愿意关注现实的事情,饮食穿衣日常技能,至于赛博文盲完全没注意到。
然后看到赛博文盲的话,他们看名字就觉得莫名其妙了 网瘾青年怎么来碰瓷我们了.jpg。

20 last posts sh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