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綜合資訊頻道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Politics


香港綜合資訊頻道,可以訂閱接收不同的媒體消息
轉載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Politics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Forward from: 棱角 The Points Global
【蔡玉玲與資深採主創《集誌社》 主打深度報道】

曾因「元朗721襲擊」專題報道查車牌被控虛假陳述罪成的港台《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與資深港聞採訪主任雷子樂,宣布創辦新網媒《集誌社》,主打深度報道,旨在立足香港。

其創刊辭提及「這是新聞自由崩壞的時代,也是新聞工作者尋覓出路的時代」,指過去幾年,有新聞工作者被捕、受審、傳媒機構結業,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由2020年的80名跌至 2022 年的 148 名。在困境中,獨立記者、新媒體陸續出現,延續傳媒使命,書寫歷史初稿。

全文:https://points-media.com/f6x0

-------------
📌支持《棱角 The Points》亂世求真,贊助我們運作:
points-media.com/supports
📌報料、投稿:
info@points-media.com
📌緊貼《棱角 The Points》,24小時零死角:
Facebook | Instagram | Telegram | Twitter | Youtube @thepointsglobal


Forward from: CUP 媒體
愛爾蘭及葡萄牙最近接連宣佈,撤銷俗稱「黃金簽證」的投資移民計劃,聲言要打擊房產炒賣或洗黑錢。其實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便明言歐洲身份是「非賣品」,擔心這類簽證淪為歐洲安全漏洞,多國受壓要收緊居留權與入籍要求,背後正反映新冷戰形勢下,「超全球化」時代的落幕。

https://pse.is/4rtq3j


Forward from: 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金馬最佳紀錄片《KJ音樂人生》音樂家發文控訴導演未經允許公開訪問片段、多次抗議未果】

曾奪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香港音樂電影《KJ音樂人生》音樂家黃家正今(9日)於臉書主頁發文,控訴導演違背其意志將承諾不公開的訪問片段放入影片預告,並在他提出抗議後仍堅持內容剪入影片,將內容造成其與家人關係破裂。

黃家正在文中回顧影片拍攝契機,稱在其11歲時接觸導演、拍攝部分片段,此後多年未有交集,直到2007年導演聯繫他表示想完成拍攝。黃家正表示,他那時因與父親關係緊張而想拒絕,卻在導演的「誠意和詢問」下同意訪問,但強調不得將訪問中他抒發對家人不滿的內容給他人觀看或剪入影片,導演當場同意了他的要求。

黃家正稱,影片剪輯過程中導演以「影響剪輯自主觀點」為由屢次拒絕其觀看片段的請求。他在YouTube上載預告片中看到自己聲明不允許公開的內容後「一星期連續幾天」聯繫導演抗議,表示自己與家人關係緊張、希望導演剪輯時尊重其意願,卻遭回覆稱「紀錄片沒有那些片段便不成立」。導演表示,自己將內容給過一些人看,「他們說沒大不了的」。

黃家正說,儘管自己以電話、郵件、透過其他相關人士或法律背景人士幫忙向導演施壓,導演仍以不同理由駁回他的請求。而在他表示若導演一意孤行,自己將不會參加電影台灣首映式後,導演仍表示會照樣剪輯。據黃家正所言,影片背後的監製等對此事知情,但導演是他當時唯一能接觸到的相關人士。

黃家正回憶稱,當他將公開片段可令其「無家可歸、沒有錢讀書」的後果告知導演時,導演表示「喂!好啦喎,黃家正,你估我而家好得閒同你磨呀?我覺得你同你老竇嘅關係,點都係時候應該有個了結囉。」(喂,好了哦,黃家正,你以為我現在很有空和你耗時間嗎?我覺得你和你老爸的關係,怎樣也是時候應該要有個了結囉)而在影片上映後,他也從媒體友人得知,當時想要訪問他本人的傳媒都被導演告知「這個人性格很麻煩,而且這個時候不想其他人煩他」。

黃家正表示,影片上映後有三年自己「整個屋企家破人亡,無家可歸」,還經歷一年Gap year,所幸得到鄧永鏘爵士和友人支持才得以完成學業。他說自己雖因爲紀錄片得到大眾關注,但始終未藉此獲益。已與父親和解的他說,在朋友鼓勵下發文,也是希望「講述事件的發展事實和後果」、還家人與母校一個公道。


由OpenAI開發的新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從2022年11月開放免費試用後席捲全球,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重大的科技進展,但其強大的文字生成能力也讓人們擔憂ChatGPT會否被不肖份子濫用,帶來巨大的網路錯誤資訊風險。

對於ChatGPT是否會被用於錯誤資訊行動,網站信任度評比組織NewsGuard在最新測試報告的標題「下一個大型錯誤資訊超級傳播者:ChatGPT可以以無法想像的規模傳播有害錯誤資訊」,給出了該團隊的答案。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749

The Next Great Misinformation Superspreader: How ChatGPT Could Spread Toxic Misinformation At Unprecedented Scale
https://www.newsguardtech.com/misinformation-monitor/jan-2023/


Forward from: 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專業人士解讀,一篇文看完《給十九歲的我》爭議】http://bit.ly/3YzuU3X

🔥《給十九歲的我》的拍攝及放映過程中,爭議如何浮出水面?有哪些是你沒注意的細節?

🔥《給》片中涉及的授權問題,學生的私人片段的拍攝是否過量,是否得到授權?如果告知了學生只是校內放映後改成公映,學生能拒絕嗎?#法夢的 #青年法律學者怎麼看

🔥有觀眾指紀錄片中雙方的溝通方式令人不適,為何拍攝者與學生不能溝通?中學署任校長 #蔡芷筠 如何看待紀錄片中學生的需求未被聽見?

🔥《給》事件涉及以兒童為拍攝對象,兒童在相關事件中應該享有什麼權利?事已至此,學校方應該如何面對?#香港兒童委員委員會 的執行幹事 #黃惠玉 有話說

🔥爭議爆發後,香港本地對拍攝紀錄片有沒有相關訓練?前香港電台電視部的工作人員現身說法

🔥紀錄片不該拍攝個人的私人故事?紀錄片導演怎麼看?如果拍攝過程中犯錯,紀錄片創作者應該怎樣做?我們帶來了 #紀錄片導演 #應亮的回應

🔥事件發展至今,輿論如何評價當事人及其中的矛盾?

———

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下文簡稱《給》)公映不到一週(2月2日首映)後,陷入倫理爭議。後逐步演變成香港本地大型公共事件,一部紀錄片的程序及拍攝倫理引發全港討論,紀錄過程中哪些環節不應忽視?如何進入學生的世界,互相理解?


Forward from: RTHK即時新聞
調查:香港去年於外派僱員宜居城市排行急跌至第92位

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調查顯示,受疫情防控措施及政治環境影響,香港去年在外派僱員宜居城市排行榜急跌至第92位,較前年跌15位。調查指,香港排名落後於大多數主要城市,例如台北、東京、悉尼、倫敦、溫哥華及三藩市,這些均為不少香港居民選擇移居的地點,造成本港人才流失。新加坡則繼續成為全球最適宜外派僱員居住的地點。受疫情防控及封控措措施影響,內地所有城市排名都有所下降,上海跌11位,跌至第128位,但仍是排名最高的內地城市。大連排名跌14位,跌至第161位,是排名下跌最多的內地城市。

2023-02-08 18:20:28


Forwar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鍾劍華時評|香港年輕世代遭權勢壓迫 《給十九歲的我》有何啟發?】

《給十九歲的我》在爭議聲中煞停公映,建制批評事件牽扯到張婉婷導演加入「說好香港故事」專責小組成員,是「對家」玩針對、玩杯葛的技倆。學者鍾劍華認為,張婉婷加入政府小組,以及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衍生的社會爭議,應將兩件事獨立看待和分析。他表示,張婉婷導演加入建制小組難免令外界產生惡感,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有良知的人也沒有充份理由與暴政為伍。

鍾劍華指出,特區政府一邊要「說好香港故事」,另一邊廂着手整治47人案、立場案,對香港人作出無理的政治逼害,在施政上還要對年輕一代灌輸扭曲、洗腦教育。當一套敍述年輕世代的紀錄片推出後,校方和張導回應女生的關注和不滿,處處表現出成年人無法擺脫的傲慢,以及高高在上的強勢。鍾相信,在香港的年輕世代遭權勢壓迫下,他們的聲音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並非毫無道理,反而英華女學校、導演需要作出深刻反省,思考在香港這個扭曲的年代,為甚麼還要硬銷香港不盡不實的故事。

影片請到Patreon免費收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8355099

鍾劍華博士強勢加盟《追.新聞》專欄陣容,每周聚焦點評時事,重燃讀者討論熱度。

#專欄 #鍾劍華時評 #鍾劍華 #香港 #張婉婷 #給十九歲的我 #英華女學校


Forwar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加國救生艇|加拿大延長OWP工作簽證計劃兩年 擴大至十年內畢業符申請資格】

加拿大聯邦移民部長弗雷澤(Sean Fraser)在多倫多當地時間周一(6日)早上,在多倫多家和中心宣佈延長開放式工作簽證Open Work Permit(OWP)至2025年2月7日,同時擴大原計劃的5年內畢業的限制,放寬至過去10年內畢業的港人亦符合申請資格。不過,在「救生艇計劃」透過Stream B工作移民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的途徑,就未有同步放寬畢業限制,維持要在5年內畢業才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

弗雷澤指,加拿大一直致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填補本地職位空缺,有助發展加拿大經濟,是次延長及擴大開放式工作簽證的計劃,可以令更多香港人符合資格申請。被問及若港人在示威活動中受政治檢控,申請計劃時受礙於需提交俗稱「良民證」的無犯罪記錄證明,弗雷澤表示若有人因為參與和平示威,或表達反政府意見而遭到檢控,而相關罪行若在加拿大不視為犯罪,並不會影響申請人的資格。他又以周一(6日)開審的初選47人案為例,指民主的核心是人們能夠在沒有畏懼情況下,說出自己的想法。

全文請到Patreon免費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8366868

#StreamB #加拿大 #家和中心 #救生艇 #港區國安法 #開放式工作簽證


Forward from: 本土研究社資訊 Liber Research Info
【公屋質素倒流三十年】公屋限呎真的能解決愈住愈細?

近年新公屋越起越細成為趨勢,去年施政報告公佈了公屋限呎措施,貌似呼應習近平「住房大一些」的說法,但仔細翻查文件,限呎措施竟然不適用於面積最細的「一二人單位」,似乎「公屋劏房」的問題未有解決的跡象。

那麼,新公屋可以有幾細?研究員發現,自15年前(2008年)左右開始,一二人單位越起越細,2020年起,新興建單位的平均樓面面積只有14.05平方米(約151呎),相比2000年代時可達16.1平方米(約173.2呎)的面積細了近20呎,等同少了一間廁所的面積。再一步翻查發現,14.05平方米(約151呎)的二人單位,變相人均7平方米(75呎) 的居住面積,等同房署已沿用多年的最低「標準」,實在是在政策上「攞到盡」壓縮公屋居民居住空間。

全文:https://liber-research.com/smallerpublichousinghk/


Forward from: 本土研究社資訊 Liber Research Info
【真實成本】簡約公屋私人地選址 每單位單項基建成本為市區選址7倍

簡約公屋造價之高引起熱議,早前房屋局就減走冷氣及抽氣扇”cut budget”試圖平息事件,最終每單位建築成本「可低至」$53萬,房屋局稱比每個公屋單位造價$76萬為低,屬「物超所值」。

今天(2月8日)政府將到立法會申請149億撥款,興建第一批共四個選址的簡約公屋,除了包括惹人關注、只用得5年就拆的百億啟德選址,同一文件亦披露了證實更多簡約公屋「唔抵做」的細節。研究員翻查最新文件,發現所謂最低$53萬造價背後其實並不包括單位以外的基建成本,而密度較高項目的建築成本可達每個單位接近$70萬,而且上述數字並未包括工地、地基及渠務工程(簡稱基建成本)等。若計及前述必要的開支,第一批17,000個「簡約公屋」項目平均每單位成本可達$78萬至接近$90萬不等。況且有7成簡約公屋單位為1-2人單位,面積只有13平方米,比二三人單位為主的傳統公屋而言細,若以每呎成本埋單計數,隨時比傳統公屋貴。

全文:https://liber-research.com/light_public_housing_real_costs/


Forward from: Channel C TG頻道 🎞
土耳其駐港總領事館募集應災物資 優先需要冬天衣物、睡袋及帳篷
全文:https://channelchk.com/a/7186

土耳其及敘利亞周一(6日)發生7.8級地震,至今造成最少8,000人死亡。土耳其駐港總領事館今(8日)在網站上刊出捐款及籌集物資公告,募集成人及小童冬天衣物、雨衣、內衣褲、帳篷、睡袋、暖爐等應災物資,並註明只接受未用過及適合在寒冬下使用的物資。

#土耳其 #敘利亞 #地震 #應災物資 #channelchk
=================================
新一輪2023年會員優惠大招募又返嚟啦!
誠邀各商戶提供優惠畀Channel C 花生友 同 自己友;
有意請電郵至: marketing@channelchk.com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Channel C成長計劃
立即訂閱:https://channelchk.com/plan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報料:https://bit.ly/3S3zjZy


Forward from: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初選47人案 「蛇頭」指排隊拿籌可獲約千元 有男子稱聽聞可獲300元一小時
https://bit.ly/3llRPlb


Forward from: RTHK即時新聞
西九龍法院玻璃幕牆破裂 消息指或有物體從法院外射入

警方下午1時許接報,指西九龍裁判法院大樓的一塊玻璃幕牆破裂。消息說,初步估計相信是有物體從法院外射入,現場暫時並沒有找到相關物體或BB彈。消息指,西九龍法院的保安下午聽到響聲,其後發現一幅位於1樓至3樓的玻璃幕牆破裂,玻璃幕牆約2米乘5米,於是報警。槍械鑒證科人員在現場調查。

2023-02-08 16:56:24


Forward from: 同文 Commons
港府強調審慎理財 陳浩濂指再派消費券牽涉較多公帑 網民:機票、禮物花得更多

港府推出「你好,香港」計劃,送出 50 萬張免費來回機票,以及至少 100 萬份「香港有禮」的旅客消費優惠券,花費不菲。同時,財政預算案亦將本月月底發表,社會民眾普遍關注 2023 年會否再度派放消費券,今 2 月 8 日,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在立法會指,因消費券牽涉較多公帑,必須審慎理財,細加考慮。有網民批評,機票、禮物願意花錢,卻不照顧市民。

今日,陳浩濂在立法會會議,就香港財政預算案會否在 2023 年再度派發消費券表示,因應消費券計劃牽涉較多公帑,故必須在再次推出相似計劃時作審慎和通盤考慮,例如社會民生、經濟及當前的財政狀況等,以令政策符合香港整體利益。

陳浩濂又指,就減免公屋租金、綜援「出雙糧」等紓緩措施,並不適合「一刀切」取消,因為即使香港經濟預計今年將比去年好,仍須盡量減低對基層社群的負面影響。

網民得知消息,指消費券並非現金,為何會牽涉較多公帑?又有網民批評,港府願意送機票、禮物招募遊客來港消費,卻不直接讓市民有更多能力消費,本末倒置。

全文見:
cmmns.co/aeW19
___
追蹤同文以獲得更多海外港人故事及新聞精選:
🌍 commonshk.com
📸 IG:cmmns.co/ENEeW
🔔 rel='nofollow'>TG:t.me/commonshkmedia
🎬 Youtube:youtube.com/@commons2023
捐款支持同文持續提供優質新聞:
🤝 cmmns.co/m7CTE
___
#Commons #同文Commons #海外港人 #線上媒體 #香港 #陳浩濂 #消費券 #公帑 #審慎理財


Forward from: 法庭線 The Witness
47人案第三日審訊 連日多人輪籌、不同人聲稱排隊及旁聽可取酬 法庭保安登記籌號
https://bit.ly/3jELC31


Forward from: 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被攝者指未曾同意公映,質疑團隊以法律要脅

而《給》的討論於昨日(4日)再掀起輿論。《明周文化》獨家獲刊片中受訪者阿聆的自述,並訪問另一受訪者阿佘,揭露校方及製作團隊未有尊重及保護她們的意願。

據阿聆於《明周》發佈的自述,她首先質疑了《給》面向公眾公映的正當性,表示其「由始至終都不同意《給》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亦在知情後盡最大努力清晰反映予校方和張導演」。她認為,當年在校內見證拍攝過程的學生、乃至校友和拍攝對象本人對放映的理解一直為「校內放映/籌款用途」,因此未有公映的心理準備。
文中亦提到在知曉公映安排後,她曾多次與校方交涉無果,校方拿出受訪者父母在2012年簽署的「同意書」相脅指「繼續阻止的話有機會有法律責任」。惟她本人直至去年才知曉同意書的內容。阿聆質疑校方對學生私隱過於粗疏,也並未尊重學生意見。

對於導演張婉婷,文中則指其有以劇情片手法處理紀錄片之嫌,質疑採訪「是否有足夠深度去賦予導演對我們的行為做出公開評論的權力」,亦提到攝影團隊的提問有時是令人「難以招架,聽着也覺得難受的。」

《明周》與同日發佈《給》另一位受訪者阿佘的訪問,她亦表示曾就公映問題與英華校方發生過矛盾,惟最終認為公映已成定局因而接受合作。她也提到團體對她吸煙鏡頭的偷拍。

📌校方稱十年間未受到學生與家長投訴

今日稍早據《明周》發佈的英華校方回應,現任校長關翰章表示他衷心希望不會有任何人受到傷害,並指對於有拍攝者表示不滿感到愕然和奇怪,因他們與一眾女生有為電影做慶功活動,且拍攝十年未受到學生與家長投訴。

前校長李石玉如則稱對於拍攝手法和不尊重方面的投訴「這兩天才聽到,當然就算是這兩天才聽到,不等於這些事不存在。我覺得大家都要公道,只是我們真的不知道,沒有人告訴我們。」並表示即使已經退休亦會馬上着手處理。惟據校方透露,曾有女生在拍攝過程中,由中一哭到中五,最終團體才決定刪除與她相關的片段。

而據《wave》流行文化誌昨晚刊出的導演訪問,張婉婷對部分問題做出回應,她指並未覺得《給》中的旁白與提問太過「長輩」,稱現在有些反應是「不太客觀」的,指在拍攝過程中她「像微塵一樣」和受訪對象說話,且受訪者「想退出就退出」,「亦沒要求刪減(片段)…她們(受訪者)自己也覺得有意義。」

📌網民籲杯葛

明周系列報道刊出後,有關《給》中紀錄片倫理的輿論爭議進一步擴大,有不少網民呼籲暫緩觀影或杯葛《給》片,亦有網民對受訪女生的遭遇表示同情,「應該聯絡律師申請禁制令禁止公映」,「本來想睇,感恩冇睇到,班後生女應該好難受,希望快啲落畫封存,唔好再傷害佢哋。」(本來想看,幸好還沒有看到,這些女生應該好難受,希望快點落畫封存,不要再傷害她)

📌導演加入港府「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惹議

而除了《給》片,導演張婉婷本身亦陷入爭議。上月27日,香港政府新聞處發稿宣佈成立「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張婉婷列名在內,而因新聞稿中要求「講好香港故事」,一度引發網民的批判,指張「奶共」,本週二(31日)據《娛壹》訪問,張回應指不會去做「唱好故事」的事,稱故事不會因為「唱」就會好,今次加入是為了代表業界觀望政府「可唔可以出錢幫電影界,做一啲『新優勢』出嚟。」(可不可以出錢幫電影界做一個新優勢出來)


Forward from: 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陷倫理爭議,#明周文化 刊學生自白指未曾同意公映,輿論質疑漠視被攝者權益,呼籲罷看】

近日於香港公映的英華女校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陷入紀錄片倫理爭議。香港媒體《明周文化》昨日獨家刊登該片一女生阿聆的自白,指自己曾多次拒絕公映,質疑紀錄片拍攝過程和導演處理方式中存在問題,並指曾多次就公映問題與英華女校校方交涉未果。事件引發輿論憤論,更有人指要杯葛該片,不應再作二次傷害。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下文簡稱《給》)由英華女校委約校友張婉婷攝制,拍攝歷時共十年,影片追蹤該校六位女生在英華校舍變遷階段的成長故事,並涉及2019年香港反修例事件、受訪女生及校方對2012年反國教示威、2014年雨傘運動的看法。該片去年首映後即引起熱議,並於上月取得2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奬最佳電影奬。

📌導演旁白引起權力不對等、違反紀錄片倫理的爭議

惟影片面向公眾放映後,卻引起一連串有關紀錄片拍攝倫理的爭議。曾任記者及雜誌編輯的吳芷寧於社交平台撰文,題名【好睇,但就係有啲唔舒服】的影評首先引發相關爭議,吳芷寧指「在不同安排上,導演的口吻和態度都令人頗不舒服」,並批導演以旁白現身過於直白,自身情緒、判斷過多或有違紀錄片倫理。

此外,吳亦在影評中質疑攝制團隊是否尊重了受訪對象的權利,一指受訪女生在首映之前未有看過final cut,「第一次看的那天還要對外分享」,批「不向紅線妥協,不為學校修飾,跟願不願意了解聆聽幾個受訪少年的顧慮和狀態,再考慮是否體諒調整,應該有本質上的差別。」

吳芷寧影評刊出後,引發網民對《給》拍攝手法和呈現方式上的討論和質疑,並引起輿論對紀錄片倫理問題的關注。不少人留言或轉載表示認同吳的觀點,當中也不乏反駁吳的聲音。如香港公民記者蕭雲便曾採訪劇中另一主角阿雀對導演旁白的看法,卻也引來另一輪爭論。而《wave》流行文化誌亦訪問了導演張婉婷,當中也有回應了相關爭議。


Forward from: 端傳媒官方頻道 Initium Media
【#香港47人案開審:4名被告認罪成控方證人,不認罪被告求釐清「我想知我在認哪條罪?」】#詳訊:http://bit.ly/3Ym2qKM

香港47人初選案於今(6日)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開始審訊,預計需時90天,不設陪審團,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陳仲衡審理,控方代表為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周天行。

關於本案,為4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涉嫌組織及參與立法會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16名被告不認罪。法庭首先處理不認罪被告及改認罪的伍健偉、林景楠等人答辯:

不認罪的被告當中,梁國雄表示「爭取普選無罪,對抗暴政無罪,無罪可認」;何桂藍指,開庭早上才得悉控方的開案陳詞刪走「威脅使用武力」的內容,要求釐清控罪,「我想知我在認哪條罪?」「你還告我們威脅使用武力嗎?」她及後申明不認罪。

林伍二人則在庭上認罪。伍表示「我顛覆極權國家政權未成功,我承認控罪」。

控方今指,4名認罪被告林景楠、區諾軒、趙家賢和鍾錦麟將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

此案件是港區國安法推行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首案。開案首日,逾百名市民在庭外等候入內旁聽旁聽。隊伍中有人以風衣遮臉、背向鏡頭,當記者問及前來原因,其中一名女士稱「有人排隊就來排」。現場亦有英國、歐盟等領事館人員排隊輪候。法院附近警力明顯加強,法院大樓內部亦比往日多出警力。

近兩年還押,開審前已有31人認罪,審訊亦引發「有被告被指告發同案其他人」、「絕大部分被告不獲保釋,或須遵從極嚴苛保釋條件」、「還押時間過長、案件不合理延誤」、「傳媒報導『交付程序』的權利」、「對報導保釋法律程序的限制」、「國安法案件法官的選取、沒有陪審團」等關注點。




Forward from: Channel C TG頻道 🎞
消委會虎年十大消費新聞 首名為膠袋徵費上調
男童挨跌模型須賠3萬當選「最離譜」
全文︰https://channelchk.com/a/7138

以往由消費者委員會及香港記者協會合作舉辦的年度十大消費權益新聞選舉,自去年起由消委員會獨攬舉辦。消委會今日(6日)公佈2022「虎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的結果,第一名為「膠袋徵費加至1元 冷凍食品不獲豁免」,得票逾七成。而「男童挨跌天線得得B模型須賠3萬惹爭議 店方終退款致歉」則獲第二名,同時被選為「最離譜」消費新聞。

#消費者委員會 #年度十大消費權益新聞 #虎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 #channelchk
==============
新一輪2023年會員優惠大招募又返嚟啦!
誠邀各商戶提供優惠畀Channel C 花生友 同 自己友;
有意請電郵至:marketing@channelchk.com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Channel C成長計劃
立即訂閱:https://channelchk.com/plan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報料:https://bit.ly/3S3zjZy

20 last posts shown.

4 141

subscribers
Channel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