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American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Blogs


America and Canada.

Related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China, Chinese
Category
Blogs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Forward from: Canada
Trump to pause promised tariffs for 30 days after speaking with Trudeau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secured a 30-day reprieve from U.S. tariffs after making commitments to improve border securit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paused the tariff plan but indicated he still seeks a final economic deal with Canada in the future. This temporary ceasefire in the trade dispute prevents immediate economic strain on businesses and workers in both countries.

❤️Follow❤️: @canada #canadanews

➖➖➖➖➖➖➖➖➖➖➖➖
🆕 Crypto News @Money
😁 Crypto Game @Egame
🇺🇸 US News @America
🇯🇵 Japan News @Japan
🇦🇪 UAE News @Dubai
▶️ Popular Movies @Videos
😜 Best Funny Video @Funnys


#Tariffis In response to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rade war, Canada is imposing $155 billion in retaliatory tariffs on U.S. goods. An initial $30 billion will take effect Tuesday, with the remaining $125 billion following in 21 days. Trump's 25% tariffs on most Canadian imports and 10% on energy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raise costs for American consumers. In addition to federal countermeasures, Canadian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re enacting their own economic responses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tariffs and retaliate against the U.S.


#Social 世界贸易大战开打。美国贸易伙伴中,四千亿以上贸易量的经济体依次为:欧盟,墨西哥,中国,加拿大。除欧盟外已经全部宣战,但是,白宫透露出明确的消息,2月中旬将对钢铝铜和芯片进口征税,这等于变相宣布对日台征税,2月18日将对欧盟征税。如果如期完成,到二月底,美国等于将向三分之二国家宣战。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将被美国亲手催毁。关贸总协定将不复存在,WTO正式终结,美加墨自贸区终结。从此以后任何国家都将如法炮制,可以自主单方面撕毁协议实施关税制裁。比拳头比獠牙的时代正式开启。


#Social 本周六加关税,加拿大准备好了吗?参与自由党党首竞选的前财长方慧兰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两个方案。一是1元对1元的反制裁,也就是说,加拿大从关税中损失了1元,就会从美方的出口中收关税找补回来(这可能导致对美关税税率大于25%),敢于这样做的原因是,美加贸易几乎是平等的,加拿大每出口1美元,美国向加拿大出口0.85美元,而中美这一数据是1:0.33。 二是加拿大可以领头建一个临时群,把所有被关税制裁国家拉进来,尽力促成所有国家执行这个1元对1元反制。这个方案不锚定税率,而是锚定损失。另外方慧兰说,美国如果真想解决贸易不平等的问题,毫无疑问要从中国下手。 另外,(前英国和加拿大央行行长)卡尼,是自由党高层主推的人选。自由党在最近的民调中大幅度反弹。


#Social 美国到处加关税,疯王真疯了吗?最近疯王透露了他的想法:加关税是为了给美国人减税,计划用增加的关税收入替代美国人的所得税。如果计划能实现,那么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要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基于目前税率,很多国家对美出口关税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这也解释了美国新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只用加关税这一招。试想如果这一计划如期完成,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会是怎样?最明显的就是:美国企业只会进口必要的商品,或者说是国内无法获得的商品。这有损美国人的利益,这么多年来,美国人缺啥了,全世界的东西要啥有啥。有所得必有所失,美国人少交了税,损失了商品多样性,同时逼迫国内生产制造业的回归,看上去是个美好的交易。


#Social 加拿大会成为美国第51州吗?几乎没可能,原因不细数,ChatGpt 的答案很完美。那么美加两国将来会以怎样的关系存在?时代已巨变,川普刚刚被高院裁定犯有刑事重罪但免于服刑,美国能选出历史上第一位带罪就任的总统,这预示着美国存在某些不安定因素。当老大哥不安宁时,曾经的小弟们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老大哥自然会要求小弟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加拿大虽然不会被美国吞并,但美国可能撬开加拿大腐朽的官僚体制和资源市场。在经济上,未来加拿大可能对美开放更多的特权,比如林矿农等国宝级产业允许美国资本进入,加拿大人才更方便被美国吸走,会有点像澳新之间的特殊关系。这对普通加拿大人来说是机会,对Top5的顶层精英是恶梦,比如垄断资本家和政治家。再举一例,萨省肥沃的农地交易有严格的限制,很可能就是防美国人大批收购。未来呢?未来可期。


#Social 加拿大未来四年会怎么样?这个问题要从加拿大的财政赤字说起。目前为止,均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债务大概是3万加币,其中约有1/4是疫情前两年的新债,这个均分包括PR在内。而在疫情这两三年,加拿大人均拿到1万加币的福利,这个福利当然不是全民的,当时没有PR的人可以问问自己拿了多少钱。 为什么后疫情时代加拿大放开了移民大量批PR,因为人多了才能扩大税基,才能开足马力还债。问题是,你没拿这笔钱,却要还这笔债,这就是自由党玩的这个游戏的精髓,怎么实现呢?个人所得税税率快到顶了,再加会出问题,那么自由党编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保护环境,大家都得为几十年后的子孙交点税,不管你有没有后代。这就是碳税的故事。未来4年自由党铁定是玩不转的,那么保守党玩得转吗?不知道。


#Financial 关于RESP的补充说明:1,国家补助的CSEG终身上限是7200,而投入总额的终身上限是50000,跟投比例是20%, 这是不是矛盾了。7200 / 20% = 36000, 如果你投入50000,有14000是没有国家跟投的。2, 那是不是说,最佳策略是只投36000,也不是,因为RESP是托管账户,无论里面有多少钱在运转,你的管理费并不少付,而且考虑到本金之外的增值,投足50000是值得的。3,既然是延税账户,将来取出来用时,算受益人当年的income 税前收入,但考虑到这笔钱只用于教育,受益人在使用时身份是学生,没有其他收入,算税是看总收入,那么可能税率很低甚至为0。另外,本金部分在投入时已是税后,所以也只是收益部分计税。4,例如,总投入5万, 在受益人33岁之前取出时,账户里共9万,那么只有4万是应税的。5, 从受益人17岁就停止投入,那么从17岁到取出时(最迟33岁)之间,账户没有新投入,但是正常由托管机构运营,一样产生收益。 6,RESP会亏损掉本金吗?当然会,但机率很小,取决于你选什么机构来运营,以及运营期间的资本市场总体情况。7,不考虑投资收益,只考虑国家跟投的增值,年收益率最少是(500+100+100)/ 2500 = 28%


#Financial 新年新额度,关于RESP的几点澄清。1,为什么PR后才能注册开户?因为开户的条件是受益人(小孩)和投资人(父母)都有SIN, 而小孩是在PR 后才获得正式SIN ,之前无法以VR身份申请sin. 2, 到底有没有年度投入额度?既有也没有。CRA只强调每受益人终身投入额度是50000元,只要你没超就可以投,大家所说的每年2500只是参考值,因为联邦按投入金额的20%跟投,最多每年每个受益人500元,所以超出2500的部分是没有国家跟投的,但你可以超。3,Resp必须托管给机构,个人无法决定买卖什么股票和基金,必须付管理费给机构,机构帮你去申请国家跟投部分 。4, 之前有些年份没投,额度在现在可以用吗?答案是可以,对于新移民来说这个问题很普遍,PR后开户,但之前孩子已经是加拿大居民,从临时居民到PR这几年的额度你在开户后可以补投,这一点很多人说只能补投一年是不对的。因为国家跟投的年度上线是1000,因此每次只能多补一年,但如果你有四年额度可以花四年补完。5,无论怎么投,注意总额不能超5万,超出部分月罚息1%,这跟TFSA是一样的。另外国家跟投终身上线是7200,受益人17岁终止投入。岁数超了想补也没机会了。6, 每年500的国家跟投是指cesg,还有每年100的acesg 和 100的clb,而第一年有额外的600刀clb. 另外魁省和BC还有省级补贴。7,所以最好不要在十月之后才投,最好上半年投完,因为机构帮你要国家跟投需要一两个月时间。8,夫妻两人没必要都去开resp, 因为这个账户其实属于受益人的,无论开几个户最终都合并到受益人一个账户,额度也只有一个,多开户是要合并计算的,操作比较麻烦。


#Social 美国和中国两大世界著名搅屎棍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中国每次都攥着有屎的那头,搅完弄自己一身屎。美国每次都攥着干净那头搅完一身干净。比如中国与叙利亚八杆子打不着,却非要进去搅一把,把阿萨德奉为上宾。但中国又不在那一块有利益,看上去纯粹就是为了恶心敌人让自己爽,然后阿萨德没了自己落个笑柄。美国新总统上任前已经搅了好几次屎,跟加拿大和墨西哥,昨天与巴拿马,每搅一次对手方都乖乖的让步,看来搅屎是个技术活,并不是谁想搅就能搅成。


#Social 川普说,巴拿马运河若不降费则应归还美国。美国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是怎么回事?1900年左右,美国主导修建巴拿马运河,这条河在当时属于美国的海外飞地,升美国旗有美国总督管理。1999年美国放弃这项权力,运河完全归巴拿马所有。目前3/4的客户是美国船,因为干旱等原因,近几年通航能力下降导致船只收费上升。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目前运河两头的5大港口中,有两个被中资控制,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对这种大型基建项目的管理与影响力让美国产生了安全疑虑。虽然川普的话没什么法律依据,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值得很多人思考。


#Social 加拿大又不缺地,为什么新建住宅密度越来越高?这得从加拿大的0碳排承诺说起:以2005年的排放为基数,2030年加拿大要减少45%的排放,2050年要实现0排放。这是加国对联合国的承诺,其实各国都有这个承诺与计划,不同的是,很多国家是装个样子,加拿大是玩真的。联邦,省,市三级政府联合负责完成这个目标。安省金马蹄是人口最多的地区,温哥华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是加拿大两种典型发展模式,从各种官方数据指标来看,提高居住密度,是减少排放的方案,也就是温哥华之路是正确的方向,但同时带来交通拥堵等问题,解药是发展公共交通。这些从官方报告里都有数据和答案。碳定价与碳交易是世界公认的两个减排机制,都指向一个结果,开大车住大房子要承担更多的碳排成本,换句话说北美那种大独立屋大皮卡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至于居住舒适度,早就不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加拿大还是左派政府,减排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居住密度只会越来越高。


#Immigration 最新毕业工签政策落地,标志着留学移民时代的终结。针对今年11月之前提交学签的学生,申请PGWP需要提交达标的语言成绩,本科及以上CLB7,以下CLB5/6。对于11月之后拿到学签的学生来说,本科以下学生,除了上述语言要求,还需满足专业要求(在紧缺清单内),本科以上不限定专业。对于college和研文来说,焦点集中在专业上,目前联邦层面紧缺职业有:农业与食品,医护,STEM,技工,交通运输。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你的专业是否在这个范围内,需要根据CIP代码来判断。IRCC网站对CIP代码有具体的解释。


#Social 阿省通过了Bill20修改选举法,其中有一条取消自动计票机的规定被各市政府反对,主要焦点是:改用人工计票会让各市增长开支,以Edmonton为例,就算减去自动投票机公司的合同开支,净增开支预计增加4.8M,省政府愿意在省级层面讨论,但并不打算垫付这笔开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省政府能通过这个看上去很反常识的Bill20? 省长给出的解释是:people want to go back to counting ballots the old-fashioned way。毫无疑问省政府通过Bill20的程序合法,多数选民认为使用了20多年的自动投票机不可靠,可能被人为操控或因为电子故障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Social 十月一日,好几个省份按原计划提高了最低工资。目前全国最低的minimum wage 是萨省和阿省,都是15刀。萨省是今天涨到15,阿省是从2018年就是15没动过。Nunavut 目前19刀是全国最高。BC和安省属于第一梯队在17.5附近,与联邦监管私营部门最低工资相当。但是,最低工资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生活工资才有实际意义,不同省份的生活工资差距很大,比如阿省普遍认为在20刀以上才能保障生活水平,而曼省此数字是17.5。


#Social 加拿大盗窃猖獗,如何保护你的亚马逊包裹?偷包裹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恶心事之一,主要是因为亚马逊送货车目标太大,送货时段固定,容易被跟踪,还无法立案。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防止包裹被偷。1,在下单时增加备注,要求敲门或扔进院子。2,使用有远程提醒功能的摄像头,比如检测到人脸或包裹后发邮件提醒。3,改用canada post pick up. 重点说3。 对于大多数体积重量都很小的包裹来说(尤其是贵重物品),下单时可免费改用Canada post 自提功能,选择离家近的PO,只要有post office的地方都可以提货,像shoppers drug等, 后续你的包裹由Amazon转给Canada post,你会收到邮件提醒,带着证件去取就行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下单时一定要用ID的名字,否则可能被拒领。


#Education 说说加拿大上学的交通,各省甚至各城市规则不同,比如ON某偏远小城有大量的校车,没有任何门槛都可以免费坐,那怕你家住学校门口。但在AB,校车反倒是私立学校的福利之一,公校K12默认是没有校车的,只有特殊儿童除外,但需要证明学童有身体或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对于小学K6以下来说,因为小学的设置是以社区为单位,所以就近入学的话都不会太远,交通问题不算太大,但进入初中后,公立学校三个年级大几百近千人,对口的小学有近十个,学校的位置比较远,大部分学生靠自费公交上学,交通问题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教育局,而是属于公交公司,上学放学时段,公交公司会在学校线路上增发车次,甚至临时增加线路,这都无需学校参与,顶多通知学校,让学校通知学长。


#Education 加拿大联邦IRCC对新移民(PR)提供的免费语言课LINC/ESL课程目前处于改革期,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课程会绑定当前就业市场所需的职业。比如,当前市场上缺建筑工人,而建筑工对语言的要求是CLB4/5, 那么在4/5等级等待名单上的学生会收到通知,问是否愿意参加建筑CLB4/5,这种课只有in-person, 语言教学的内容就是当前建筑规范或安全规则,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上可能随时有面试机会,也许会在学习期间就进入工地试习。 如果不愿意在这些行业就业,就从纯学语言的角度,也是可以参加的。目前过渡期间内,传统LINC课程平行存在,但呆在waitting list 上时间会更长,很可能等到传统LINC废弃也排不到。


#Tax 加拿大缴纳房产税指南。1,时间线:每年1月份,房产价值会被评估出来做为税基, 如果认为评估高了,在3月之前要求重新评估。确定下来的评估价就是税基。4月份市议会做完财政预算后,反算出税率,然后5月份出税单(税基*税率=当年房产税),6月份缴税。2,注意due date 一般是6月最后一天,如果是周末并不会宽限一两天,而且这个日期是指city收到款,所以你得提前缴纳。3,对于首次缴纳的人来说,如果你选年付,需要跟银行确定city在这个银行的payee name(每个city 的地税专用收款名称在每个银行叫法不同), 再加上税单上的account number ,两者结合形成一条唯一记录。对于首次申请分期月付来说,要在6月15之前提交申请,7月1日扣款会先扣1-6月的钱,这笔钱相当于欠款,会有2%-4%的滞纳金,8月1日起才是每月滚动的扣款,才不会有任何额外费用,这个坑注意避开。4,关注春天city的财政预算,地税主要用于两块,city开支与教育开支,有些city还会有其他开支(比如坏账公摊),这些因素决定当年税率,税率你没法反对(反对税率就是反对预算案),但税基你可以申请复议,不合理的房产估价一定要申请复议,否则明年估价涨的更多你就后悔去年为啥不复议。5,canadian tire 的信用卡可以付地税,而且可能有返点,与在店内买东西刷信用卡一样,其他信用卡机构很少能付地税,而且各地不同。


#Immigration 按最新民调,如果现在举行大选,保守党大概率上台。那么上届保守党哈珀政府在移民方面的政策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目前保守党领袖博励志是当年哈珀的秘书,很可能之前那些政策他有参与制定。这些政策是,2012年哈珀政府宣布取消审理中的技术移民申请,最大受害群体是印度人。2014年再次宣布取消6.6W投资移民申请,最大受害人是中国申请人。同时制定新的政策如下:1,压缩职业清单,按对加拿大短期利益评估申请人。2,压缩低技能移民,临时4年工签结束必须离开,下一个4年不能再次申请。3,强调加拿大公民身份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换句话说,严格审核入籍。历史上看保守党对于移民要比自由党保守,经济类强调实用性而不是看学历/证书或资金。

20 last posts shown.